相比于照相机本身,胶片这些后续的花销反而是比较大的。
陈千声有些无奈的说:“我不是说了么,这位刘师傅特别爱拍照,他平时的工资都自己买胶片这些,拍照花完了。这不到了退休的年纪了,也没有什么积蓄,他老婆解放BBZL前就去世了,后来也没再娶,一辈子无儿无女。”
沈夏来说:“这位老师傅倒是个痴人。”
“可不是,他到了能退休的年纪,就有人劝他,收一笔钱,找个人把工作接了。这笔钱他也能留着养老不是么。谁想,人家要求就只有一个,给他个照相机。这个要求其实简单,就像夏来你说的,照相机又不贵。虽然买照相机得有票,但二手的,加个价二百出头也能买到。但是,刘师傅又说,照相的水平得经过他的考验。”
沈夏来说:“刘师傅这要求到也合理,既然要去照相馆上班,不会拍照怎么行。”
陈千声小声说:“哪里合理啊,夏来你想想,但凡家里有照相机,本就会拍照的,会是普通家庭的吗?人家需要照相馆这份工作吗?”
“那刘师傅是不是该收个徒弟,手把手亲自教?”
陈千声摇摇头:“很多人都这么建议,因为刘师傅也没有妻儿,就他一个人,找个徒弟,手把手教会徒弟手艺,再把工作给他,徒弟将来总会给他养老送终。谁想,刘师傅觉得这没什么好教的,他甚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拿着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能那么丑。”
沈夏来觉得这个刘师傅应该就是那种有摄影天赋的人,不仅有天赋,还热爱摄影,以此为职业,一辈子都干这行。
也不知道陆江南对这个工作是否感兴趣,沈夏来决定先问问他,便说:“学长,多谢你把这事儿告诉我,我回去先问问陆江南,看他怎么想。”
陆江南没想过去照相馆上班,他倒是对刘师傅的故事很感兴趣,想去见一见他,也想看看刘师傅这么多年的摄影作品。
沈夏来说:“照相馆不去的话,那小学那份工作呢?你想去吗?”
陆江南看着沈夏来,有些兴奋的说:“夏来,小学我也不去了,我猜测,我可能要被调去县里工作了。”
“什么?真的假的,到底怎么回事,陆江南,你快给我讲讲。”
“之前我不是在宁州日报上发表了那篇文章么。夏来你也知道,现在国家一直在提,普及小学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点,在农村要尽快的普及小学五年教育。除了国家办学,现在也在大力的提倡群众办学,也就是咱们大队小学这种。”
沈夏来点头:“是,这个我知道。”
“前几天,有县里教育局的领导来咱们大队,视察了一下咱们大队小学的情况。还有个领导找我谈了谈,听说在市里开会的时候,有教育系统的领导表扬了我的那篇文章。”
沈夏来有些激动:“真的?陆江南你太厉害了,市里的领导都看到了你的工作成绩。”
陆江南说:“我只是讨了个巧,大队小学办得比较早。而且大队里,很多人看在我是沈家未来女婿的份儿上,才会这么支持我。尤其是大队长,为了这事儿他和我跑了好几趟公社。大队里那些不BBZL愿意送孩子上学的人家,他也和我挨家挨户的去劝。然后,我又写了稿子,让大家知道了这件事。”
沈夏来握着他的手:“那也是你先做了,还这么用心的去做,做的也很好,受到表扬是应该的,应得的。然后呢,县里教育局的领导还说什么了?”
“我听他的意思,是想把我调去县里,然后给县里这么多公社,大队传授一些办小学的经验。好让大队里更多的孩子可以读书,学知识。”
沈夏来听了觉得很好:“你已经在大队小学做了快一年,在这中间遇到的困难也都一一解决了,如果你被调去县里负责这个工作,你一定能胜任的。”
陆江南说:“我也想好好把这事事儿给办成。夏来,还记得当初,我和你说我想在大队办小学,你说的我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吗?”
“你是说,我当初问你的,现在在大队里办小学,有个很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大队里有下乡知青。知青们教小学生,绰绰有余。但如果有一天,知青们可以回城了,大队的学校又该怎么办呢?”
陆江南点头:“对,我其实一直在想这事儿,现在的话,我不当老师了,还有别的知青可以当。可如果知青们都回城,又该怎么办呢?所以,我觉得,学校应该培养本地的老师。”
沈夏来说:“但是本地的,读了初中的人并不多。”
陆江南说:“我现在的想法是,如果没有知青的话,那也可以让小学毕业的本地人来教。像咱们大队里,有的孩子聪明,学得快,我有个学生,去年才入学,现在已经开始学三年级的课程了。只要五年内知青们不全部回城,那就可以给大队里培养一批小学毕业生。有的孩子家里不供他们读初中,那他们也可以回小学教书。”
“小学毕业生教小学?会不会有些困难?”
“也还好,可以只教到小学三年级,这部分的课程很简单,对老师的要求并不高。等在大队小学上完三年级,这个时候孩子们也都十来岁,可以再去公社上学,学完四年级和五年级。”
陆江南是真正考虑过这些问题的,是希望即便他将来回城了,大队里的这个学校也能继续办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