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官家自然明白顾云川的意思,他低低笑出来,“所以啊,朕觉得他不适合做储君,要不是因为他孝顺,朕早就废了他。”
他在顾云川面前向来说话坦白,“当年晋国公大胆,以扶朕登基换皇后和太子之位,朕好歹还佩服他晋家人有血性。皇后和太子没有晋国公的血性,一个孤高自高,一个性子愚钝绵软,晋国公府如今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大安交给太子,朕死都闭不上眼。”
顾云川不说话,二皇子也没好到哪儿去,看似有勇有谋,谁不知道是赵贵妃和赵瑞谕在背后给他出主意。
若太子登基,只要约束好晋国公府,起码无外戚之乱,太子可为守成之君。
官家仔细打量着顾云川,见他面上一如既往的没有任何表情,官家叹了口气。
“佑年恨朕吗?”
顾云川抬头,平静道:“陛下知道,臣没有恨过人。”
官家笑笑,“是,朕知道你不懂恨,可你是个聪明孩子,从理性上分析,你觉得朕是对还是错?”
官家知道自己偏心,是人都会偏心。
当年他不过是先帝最不起眼的一个皇子,母妃早逝,也没有被谁养到身前。
皇后嫁他却瞧不上他,待得他登基后才好了些。
太子严肃守礼,只要太子觉得对的事情,对他这个父皇阳奉阴违,执拗着坚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若将来太子为君,与百官意见相左呢?
贵妃赵氏,当年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妾室,却是全身心都依赖自己信任自己的唯一一个。
她生的儿子,也是个善听人言又讨喜的孩子。
赵氏早就请了陪葬的圣旨,亲眼看着他写好,还特地避开了让他收起来的。
如今那圣旨就与改立二皇子为储君的密旨一起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
她的野心明明白白,深情也绝不作伪,官家心里最重要的,除了这大安的江山,也就只能放得下她了。
官家从未对自己想要改立太子的事情后悔过。
如今很多事情,包括遏制靖安侯府的势力,都是为了给二皇子铺路。
但他唯一对不起的是这个侄儿。
若不是他纵着赵氏的野心,顾云川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官家知道当年卢氏的悲剧跟赵贵妃有关,也清楚贵妃为的是顾孜庭的爵位和手中的兵权。
所以这些年他对顾云川有愧,也有防备。
他对顾云川比对亲生儿子都要好,也予他顾孜庭手下的军权。
但官家也防着顾云川作乱,由着赵贵妃在背后的小动作,让顾孜庭持续做个搅屎棍,牵制顾云川。
顾云川认真看着官家,“我是臣,您是君,对错都是君恩。”
是君恩,就要受着,他是真的没有怨言,见招拆招就是了。
“呵呵呵……好,好,朕随了你的愿就是。”官家像是忘了刚才的话题,像个慈祥的老人看着顾云川。
“佑年你好不容易有个心仪的小娘子,朕倒是盼着你能有懂喜怒哀乐的那一日。”
顾云川甩袍子跪地,“谢官家成全。”
官家笑着点头,“嗯,离宫宴还有些时候,你去御花园走走吧,御花园的梅花开的不错,不比长公主别苑里的差。”
顾云川安静告退出去,官家捏着金云纹的茶盏许久未动。
官家其实很喜欢顾云川,若顾云川是太子,哪怕他再喜欢二皇子,也会将皇位交给顾云川。
他从头到尾都没说,赐婚圣旨下了后,顾孜庭那边要怎么办,他那个脑子有坑的皇弟不会善罢甘休。
顾云川也没说,准备怎么应付自己的老子,甚至是来自贵妃一脉的为难。
其实顾云川一直都习惯了沉默,他只对陆清韵说过,世人觉得他有疾,就觉得捏住了他的弱点。
连官家都这样想,没人把他在战场上从无败绩的事情放在眼里。
“陛下,是时候更衣了。”内侍小声提醒。
官家起身,略晃了晃身子,“朕老了啊。”
内侍赶忙奉承,“陛下正是千秋鼎盛时候呢,今日怕是坐着时候久了些,一会儿走走就好了。”
官家面色淡淡的,没说话。
他说的不是身子摇晃的事儿。
人上了年纪,就容易心软。
他舍不得贵妃和二皇子吃亏,仍旧想要替心爱女人和儿子铺一条坦途,却也不忍心为顾云川安排一条死路。
那便由着他们各凭本事吧。
身为帝王他没办法跟寻常人一样,他可以偏心,但他也仍得记得帝王的责任。
宫里贵人们的心思,有些人懂,有些人猜不透,也有些人并不关心,毕竟功名利禄就够让人用一辈子钻营的了。
皇后性子疏淡,话也不多,在她坤宁殿内说话的女眷,大都是太子一派和中立派人家出来的。
再这样的地界儿,没有庶女出头的机会,陆清韵和梁欣瑶远远打了个招呼,就一直低眉顺眼跟在各自的嫡母身后。
不过陆清韵发现了,陆元娘跟着靳家的女眷并不在坤宁殿,估计是在贵妃的承乾殿。
廖家女眷倒是都在这儿,包括辅国将军府少夫人廖三娘,可廖三娘的婆母不在这儿。
由此便能看得出,文武百官尤其是官职高的那些官宦人家,深谙平衡之道。</div><div id=lineCorrect></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