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如此眼巴巴地看着他。
宋斐无奈,随手一挥,她怀里的十方镜就闪烁起明亮刺眼的光芒。
宋衿符措不及防被震惊到,捧着镜子赶紧道:五百年前,宋国凡间,赵怀思。
十方镜收到她的指令,光芒闪耀结束,从远处看去,镜子又变得稀松平常,但走近一看,便能瞧见它本该是照人的那一面,如今映照的,是五百年前凡间的过往。
五百年前的凡间冬日,街上躺着一个被爹娘遗弃的女婴,女婴裹在襁褓中,在地上不知躺了多久,才终于遇上一个好心人将自己救起。
好心人姓赵,就住在这附近的巷子里,见女婴天寒地冻躺在这大街上,居然不哭不闹,懂事到出奇,便将她抱回了家。
赵父将女婴抱走后几日也不见她家里有人来寻,便索性将她收留,叫她跟着自己姓,取名为怀思。
赵父当时还有个与赵怀思差不多大的儿子,叫赵绰。
将赵怀思捡回来这一举动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赵绰的母亲,也就是赵夫人的不赞同。
战乱年代,民不聊生,他们不是富户,能养活一个儿子已经是不容易,再来一个女娃娃,家里本就拮据的日子又要更加缩衣减食。
但好在赵怀思在襁褓之中就学会了听话。赵父白日里忙着生计,没有时间陪她逗她,赵夫人即便在家也懒得哄她,她愣是不哭也不闹,只是安安静静躺在边上,等到有人想起她的时候给她喂一口薄粥吃,喂一口稀汤喝,便能养活,且立马喜笑颜开。
这样乖巧,渐渐的,赵夫人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是相比起对自家儿子赵绰的疼爱,赵夫人对赵怀思的态度就可谓是相当冷淡了。
因着赵怀思抱回来的时候个头就比赵绰要大一点,所以在家中,一直是赵怀思为姐姐,赵绰为弟弟。
姐姐干活,照顾弟弟,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理所应当且义不容辞的。
即便这个弟弟,其实与姐姐一般大。
赵怀思五岁上便开始随着赵父上山砍柴,下海捞鱼,上街叫卖,烧火做饭那些本该是赵家儿子赵绰要干的脏活累活,自打赵怀思能跑能跳起,便都是她在干。
她知道自己是寄人篱下,知道自己是无父无母,知道养父养活一大家子的不容易,亦知道赵夫人不疼自己,自己唯有变得再乖顺一点,才能叫她对自己稍稍不是那么挑刺,才能叫她在这个家里继续待下去。
她在拼命地活着。
后来一日,街上贴起了告示,说是朝廷要打仗,需要征兵,家家户户但凡有年轻儿郎的,都至少需要出一个。
家家哀痛,怨声载道。
赵家也因为这事吵翻了天。
赵夫人护子心切,直接拉着赵怀思说她自小能干,做什么都比赵绰强,让她上战场,未必会输过男儿郎,所以执意要她代替赵绰应征,叫她去随军。
赵怀思早知道她不疼自己,可也是在这一刻才真正感觉到心死,原来这么多年,她对她当真是没有半点母女情分。
她去看赵父,幸而赵父还疼她,为了她跟赵夫人破口大骂,说叫她一个姑娘家上战场,简直是荒唐至极。
两人在家中吵了整整一个晚上,赵父在这一夜愁白了头,华发丛生。
赵怀思心疼他,自己也挣扎了整整一夜,最后哭着跪在两人面前,说自己愿意去入伍,随军出征。
自此,她改名为赵绰,成了赵家唯一登记在册的儿子。
那一年,她十三岁。
她随军走过塞北荒原,随军翻过旷野孤山,随军走过边陲土城,也随军荡过夜半河江。
赵夫人虽蠢笨自私,一心只知道为自己和儿子打算,但有一句话说的却是对的
赵怀思自小能干,上了战场,不一定会比赵绰差。
甚至,她已经不是不差,而是在军中屡立战功,顶着赵绰这个名字,逐渐成为了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宋国成功攻下晋国,班师回朝那一日,她被宋王封为宣武骠骑大将军,同时,得到了宋王恩赐的一柄宝剑。
宋王野心勃勃,光攻下一个晋国还不够,他想要的,是天下山河一统,普天之下,莫非宋土。
他将那柄名为白玉骨的剑送给赵怀思,要她提剑做他的大将,替他冲锋陷阵,完成大一统的梦想。
赵怀思接过那柄剑。
她原先用的剑只是应征时军中统一为将士们配发的剑,一路上不知道用断了多少柄,宋王恩赐的这把剑,她却是一握上便有种天生使命的感觉。
好似这把剑在告诉她,她生来就该是强者,她生来就命定不凡,她生来就该握着这样的剑,带着宋国十万将士,一统这破碎的山河。
十八岁的她,得到了白玉骨,自此越发勤加锻炼,刻苦用功。
攻下晋国之后的宋国,下一个目标便是与晋国比邻而居的齐国。
赵怀思带着攻打晋国时的势头,一路势如破竹,攻至齐国的樊城。
齐国的樊城后头就是都城,因此不比先前攻过的地方,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赵怀思在军帐中连夜苦恼了好几日,终于在某一日心烦意乱的时候,提着白玉骨出去练剑。
那一日,白玉骨给了她意想不到的惊喜。
它的剑里,居然藏着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