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3章
    但是于谦,不是那些百姓印象中的巡按。
    他是……和尚日中的,他日救时宰相。
    他随身携带的包裹里,都装着文丞相的画像,只为时刻警醒自已。
    面对青色官袍,百姓不敢开日,那他就把这身官袍也脱了,定要查江右,一个水落石出。
    一个月!
    仅仅一个月。
    这位年轻的巡按大人,便把江右翻了个底朝天,数百件冤假错案。被他平反!
    江右道官场,人人自危。
    但官官相护,有的官吏,背后之人,甚至关联到其他州府。
    不过没关系。
    于谦背后的后台,更大……他背后,是内阁三杨,是对他偏宠有佳的宣德皇帝,朱瞻基。
    他夙兴夜寐,连夜整理好名单,上呈奏疏。
    京城那边,大明宣德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于谦的奏疏,咧嘴笑了笑。
    随后,直接下诏令,派遣御史,按照于谦呈上来的奏疏,挨个逮捕。
    他爷爷,永乐大帝说的没错,于谦,是个好小子!
    日后,没准能接替三杨——杨土奇、杨荣、杨溥;撑起的内阁。
    宣德五年。
    在内阁提议之下,朝廷决定增设直省巡抚的岗位,按规定要从右侍郎里面挑人。
    但龙椅上的宣德皇帝,直接大笔一挥!
    御史,于谦,连跳三级直接当上中原州、河东州,两州巡抚。
    于谦,接到调令后,马不停蹄的收拾细软上任。
    包裹里,仍旧装着文天祥的画像。
    和在京城为官相比。
    他更喜欢在地方。
    他不贪图红衣官袍,蓝衣穿在身上,他就很满意……
    他甚至在给宣德皇帝的奏疏上写——红衣官袍是百姓血染,他穿蓝,得个干净。
    到任后,他骑马,跑遍两座州府,之后在驿馆,点灯,整理出了“民生改善奏疏”,又连夜,让人将奏疏,送去京城——轻骑遍历所部,察时事所宜兴革。
    按照大明那时的政务制度。
    内阁已经建立完全,由三杨——杨土奇、杨荣、杨溥把持!
    而三杨,对于,于谦,这个宣德皇帝,明显偏爱的巡抚,也格外重视。
    所有于谦,提交的奏章总会按加急件处理——雅重谦,所奏朝上夕报可!
    那一年,于谦三十二岁,已然是大明朝,最年轻的地方要员。
    而往后的几年,是于谦,觉得最充实的日子。
    他骑着马,跑过一座又一座驿站。
    赤着脚,走过百姓赖以为生的一座又一座乡田。
    他想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上饭,穿上衣,不必卖儿卖女,如狗一样的跪地乞怜!
    那几年。
    也是大明百姓,觉得日子最有盼头的几年。
    皇宫里的帝皇,宽恤之政,减免赋税……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
    内阁朝政,有“三杨”把持;武有英国公张辅,稳定边境。地方上又有于谦这样的巡抚,刚直为民。
    大明人才济济,朝政清明……
    河东州的田野上,于谦穿着粗布麻衣,看见前几年,还破败的村落,变成,每家每户,都能按时升起炊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他忽然觉得鼻头一酸。
    田垄里,就连老汉,都一边咂摸着嘴,一边感叹……
    “仁宣之治,盛世降临!”
    ……
    如果能一直这样,于谦,觉得,自已甚至愿意在地方的田野间,跑一辈子。
    但是一道诏书,传到他的手里。
    宣德皇帝急诏,诏他回京。
    那一年……是大明宣德十年。
    再次回京,于谦,觉得京城的景象,让他有点陌生。
    但是他没有时间,看京城飘飞的大雪。
    因为自宣德十年正月始,宣宗病重不能视朝。
    于谦被急诏进宫。
    从于谦被调往地方开始算,他其实也有好几年,没见过,那位对他偏宠有佳的宣德皇帝了。
    ……
    紫禁城的乾清宫里。
    数年没见的宣德皇帝,穿着一身白衣,两颊凹陷,清瘦的吓人。
    他手里捧着一个蛐蛐笼。
    听说,在他不能上朝的那段时间,唯一的喜乐之事,竟然是斗蛐蛐……
    乾清宫的床榻之上。宣德皇帝,斜靠着软被,一边端详着手里的蛐蛐笼,一边凝望着不远处的身影。
    于谦和三位穿着红袍的内阁阁老,站在一起。那三位红袍官吏,便是内阁的三杨。
    宣德皇帝咧嘴一笑。却只是把目光落在于谦身上。
    “瘦了,也黑了……不再像是当年刚进紫禁城的时候,那白白嫩嫩的愣头青了。”
    “你刚入京城的时候,是不是很不喜欢朕?觉得朕招摇股市,成不了圣明之君?嘿嘿……你其实不知,朕年少时,最喜欢的不过是斗蛐蛐,但坐在这龙椅上之后,多年不曾碰过了……”
    “日后,这大明朝,还要继续依仗诸位,日月山河还在,诸位莫哭,慢行……”
    第319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清朗人间,要清白天下!
    宣德十年,正月末。
    宣德皇帝,命群臣在文华殿拜谒皇太子朱祁镇。
    正月三十一日,宣德皇帝,崩于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