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忙,他们总是说我一年到头上班,难得回去一次就好好休息。最后我只能是负责后勤工作,洗衣服烧饭送水送西瓜等。
无论孩子多大,在父母的眼中永远都是被心疼着的。我又一对非常爱我的父母,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他们从来都不会说爱我,但是却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他们的关切。他们不会问我工作如何,工资多少,也不会抱怨家里如何,身体不好,往往我打电话回去的时候,才知道他们已经在医院里了。
夏季的农村非常空旷,年轻人都出去了,只留下新建的楼房,和留守的老人孩子。说实话,我已经厌烦过年回家了。虽然心里永远怀念那份淳朴,但是不的不承认,过年相聚,免不了都已经开始攀比,谁家买了房,谁家换了车。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时代,像我这样没房没车的人,已经不适合参加讨论了。
这与自卑无关。实际上我仍然想着有一天,当我老了,眼睛花了,拖着小小的行李回到家乡,回到我出生长大的地方。但是世界变化太快,我想以后的乡间,不知道会不会也会变成见面不相识?会不会还是那个我魂牵梦萦的家乡?
所以我希望在还没有老的时候,留下一份感动吧。也许我写的不那么好,但是我写的,就是当年那纯粹的、淳朴的家乡。
废话不说了,从今天开始恢复二更,周末尽量加更,再次感谢亲们的不离不弃!
第215章 饭桌
孩子们毕竟还是有教养的,在得到了父母的同意以后才收下大红包。这让杨小贝有点尴尬,杨老汉也懵圈——难道这边的风俗是第一次上门给红包?小周也没有说啊,这多失礼?
其实屁的风俗,周品正就为了个高兴,要不是怕被人当十三点,他都恨不得出去满弄堂里派红包,不为别的,高兴!今天终于把心心念念的女朋友带回家里,就这还值不得派红包?
大姐是知道周品正的德性的,她白了这个败家子一眼,也没有说什么——大伙儿都高兴呢,再说这钱也没有给外人。她热情的招呼杨小贝和杨叔去吃饭,“来来来,这边请!也没有好招待的,你们随便吃一点吧!”
话当然要这么说,事实上周家姐姐们准备得十分丰盛的一桌子硬菜。周大姐热情的给她们夹菜,并且见缝插针的介绍菜品等,加上两个孩子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饭桌上的气氛倒出乎意料的和谐。
“舅妈,你的头发是在哪儿烫的啊?比妈妈烫的好看!”现在流行烫发,周二妹前不久还赶流行烫了个狮毛卷儿,但是在吴丽丽的审美里,一点都不好看,反而“新舅妈”微卷的发梢显得特别洋气。
周二妹比较内向,在这种时候一般不发声,都是由大姐出面。现在听女儿贬低自己,不禁抬头看了杨小贝一眼——不得不承认,外地小姑娘就是漂亮水灵,今天刚一见面,她就知道为啥小弟铁了心的要娶人家。可是她就想不通了,不是说外地人吗?怎么穿着打扮比本地的小姑娘还要时髦?这不科学!
“说不定是阿正为了在我们面前撑面子,带人家去打扮的呢?哼!不知道又花了多少钱!”周二妹暗搓搓的想。她一向没有什么头脑,自以为看到了事实,对之前被杨小贝震慑了一下感到惭愧起来。
“呃……在老家。”杨小贝总不能说在后世?还好她对付小孩子比较有经验,在一问一答中,迅速得到了小女孩的好感。这也是小姑娘天生喜爱美丽的事物,而另一个男孩子则对舅妈完全不感兴趣,一个劲的缠着舅舅带他出去兜风——他都看见了,外面停着一辆小汽车,可是舅舅上次开来的!
这个条件今天不能满足他。吃过饭周品正还要送杨小贝他们去火车站呢!虽然是晚上的火车,但是现在火车站人满为患,杨叔又腿脚不便,得早点去车站,到时候早点上车才行。他们来了一趟浦海也没有去逛逛,周品正还打算带着杨叔浦海大街上转一圈,什么外滩、人民广场的,看看也是好的。
“今天不行,我还要送舅妈他们回去呢!等过几天我带你们去兜风好不好?”周品正耐心的哄着小孩。可是他最近对孩子们太好了,简直有求必应,王海又是家中娇惯大的,死活不肯同意,说着说着就苦闹起来,“不要!不要!我就要去!”
周品正额头青筋直冒——能不能省点心?他还沉浸在离别的愁绪中呢!哪有心情管你啊!
周大姐火了,“小海!听话!怎么这么没用礼貌?”一个看不见就闹幺蛾子,都是被婆婆惯的!
王海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老妈。之前见老妈一直态度良好,笑眯眯的和舅妈说话,他就忘了形,结果老妈一发火立马噤声了。偏偏又觉得十分委屈,抽噎起来。
杨小贝连忙打圆场,“不要凶他,小孩子又不懂,没事的啊,别哭了!”王海见漂亮舅妈微笑着对自己说话,又温柔又亲切,脸都红了。还被妹妹笑话,“羞羞!这么大了还哭鼻子!”
……简直不能忍!难道我不是为了我们俩争取福利吗?王海怒了,想到老妈还看着,眼珠子一转说道,“你吃好了吗?吃好了我们去找大方玩吧!”大方是弄堂里的小伙伴,每次来外婆家都一起玩耍。哼!今天我一定不跟你一个阵营,哭不死你!
王丽丽不知道有“阴谋”在前面等着,小孩子吃饭也就是应个景儿,听说要出去玩,立马说吃饱了。大人们今天没有空理他们,放任两个孩子撒欢去了。
孩子们走后,正好饭桌上可以商量事情。国人就是这样,一本正经的坐下来,多半谈不出什么,但是在饭桌上说一说,十有八九都能成。杨老汉不能喝酒——他其实很好奇这边黄酒的味道,周品正还特地给他买了一瓶花雕,偷偷给他瞧了一下,说下次带回去给他。此举得到了杨老汉的欢心,对此表示十分满意,但是现在谈着事情不喝带点小酒,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
说是商量,其实就是周品正给姐姐们说一下婚期等事宜。这也是在杨家商量过的,按照他的想法,当然是越快越好。但是出于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老家一般不会在一年当中办两件“大事”,一来对自家是不小的负担,二来对亲戚来说,随礼也是很大的支出。
杨启泰年后结婚,按照杨老汉的想法,最好是明年办小妹的婚事——她还小呢,今年正好20岁,还能多留一年。可是周品正年纪不小了,周家两个姐姐也点头同意(天知道周家人多着急!),综合两家人的意见,最后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