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母应着,心疼地掏手绢给自家孩儿擦汗,“快去喂猪吧,娘一会儿把猪脚剁了炖,得临近晌午才能吃上呢,先给你煎个饼垫垫肚子。”
“好诶,娘煎的葱油饼最香了!”少安应着,撸撸袖子一把将灶台上死沉死沉的大锅端起放到一边,换了自家烧菜用的那口锅,这才拍拍手,挑起满满一旦子的猪潲出了厨房,稳稳当当地往自家猪圈的方向走去……
自袁家院门往西过去不远,有一排黄土砖低矮平房,房顶盖了厚厚的茅草,房屋左右前方延伸了一块空地,围起来砌了厚厚高高的院墙,院门锁得严严实实,这,便是袁家的养猪场。
要说这袁家的猪圈端得是宽大无比,放眼整个凤凰村,找不出别家的猪圈建得如此气派。
说起来,袁家的祖祖辈辈都是养猪为生,在民间乡下,是为数不多不种田为生的。袁家的养猪大业在少安祖父时期达到鼎盛,成年猪数量曾一度超过六十头。试想,这乡下百姓,家中养得十余头猪已是不易,多数只得三五头养来供自家食用。而只这三五头,一年的养殖下来所需耗费也非是一般贫民家所能承担。可以说,能养得起几头猪的人家,在村里实在称得上家境好的了……
可想而知,他们袁家曾是何等的风光。
往事不提,便说当下。少安祖父母过世得早,她爹近年的身体也越发不好,袁家眼下已可以算是少安在当家。因为袁父多年前大病,力所不及,袁家的养猪场曾一度凋敝,养殖数量锐减至十余头,袁家大受打击,面临家道中落的危机,袁父自己更是病入膏肓险些撒手人寰。
好在上天不绝人之路,当时的村长帮忙请了神医前来救治,袁父才慢慢缓过来,安心调理了几年,这才又有了些力气,继续经营家业。又过得几年,少安年满十五,长成了青葱少年,一向懂事孝顺的她执意接过爹爹手中重担,撑起袁家大梁。
尽管,她是女子之身。
彼时的少安年少气盛,倒也懂得分寸,加之有爹娘从旁教导,慢慢学会精打细算,家中重担挑起来也就不那么艰难。两年的磨练虽苦,她已逐渐沉稳成熟,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少年当家。
而在她袁少安可以独当一面的今天,袁家养猪大业蒸蒸日上,此时的袁家猪圈里,成年猪数量已超过三十头,猪仔十余,长势颇猛,且两头母猪亦都已怀有第三胎,再过两个月便又是一群小猪仔降临于世。
这般算来,她袁少安每日的活儿还真挺重。
满满一担子潲水沉得要紧,袁少安虽每日每日干这活已然习惯,却终究是个女子,不免腰酸背痛劳累不堪。在院门口放下担子,甩了甩胳膊捏捏肩,再揉一揉腰,这才掏出钥匙开了院门,再担起担子进去,绕过栅栏进了猪圈。
猪圈内端的是臭气扑鼻,睡了一夜的大家伙小家伙们静待餐食,不曾注意过它们之中又少了一头同伴……
少安将担子放下,到门边取了大木杓,一勺一勺往几个圈内的食槽舀了它们的早饭,早早围上来的几十头猪“吭哧吭哧”吃起来,烫烫的香香的潲水于它们而言当是无上的美食。
两桶东西分完了,少安出得圈房,到院子侧边的小厨房里,抓了屯在那里的一大把猪草开始切,装了满满一簸箕,回到猪圈给大家伙小家伙们添上美食,直接倒进食槽中。
几十头猪呢,怎么可能指望那两桶稀糠潲水能喂饱。
做完这些,少安才稍稍松一口气。立在那里瞧着猪仔们吃得香,便拍拍手,提着簸箕又回了小厨房,切了放在菜篮子里的红薯藤和一小把烂菜叶子,倒进木蔸里,随后打开一旁的木桶,用手抓了两大把米糠撒进去,接着往右侧的水缸里舀了碗水一并倒进去,拿木棍子开始搅拌,搅好之后提起来起身出了小厨房,到院子里的空地放下,随后去院子另一侧的小房间开门,打开鸡笼。饿得挤在一起咕咕直叫的一群鸡终于得了自由,一股脑冲出来,出到院子,争先恐后开始抢食。
袁家的养猪场内不单止养了猪,也养了十几只鸡,老母鸡下下蛋,其他的,逢年过节杀一只,袁父身子稍恙时杀一只,家祖祭奠杀一只,家人生辰时杀它一只,家中来客时也杀它一只。
做完这些,少安这才彻底舒了口气,塌下肩膀缓一缓,拍拍手回到小厨房一通收拾……
幸好这些家伙一日只喂两顿,否则非得给她累垮咯!
自养猪场回来,袁少安先是在自家院子里打了一桶水清洗手脚,衣裳从上往下擦了一遍,这才进了袅袅冒着香气的自家厨房,见爹娘在吃东西。
“安儿回来啦,饿了吧,快来吃饼。”
袁母见自家孩儿进来,忙取了一副筷子递给她。坐在饭桌边的袁父亦是招呼她过去。少安使了不少力气,已是饿得不行,手脚麻利地坐下开吃。
袁父见她吃得香,看她精神头倍儿足的模样,心下很是宽慰,吃了一忽儿,便问起来:“安儿,昨儿那头猪卖了多少?”
“爹,那头猪整有一百五十多斤呢,是上一批里最晚宰的,卖了二两多银子。”
“可以可以,这是今年进账最多的一回了吧,不错不错。”袁父笑意盈盈,连连点头,瞧着自家孩儿的眼神颇为满意,那面上气色都像是瞬间好了不少。
那头一边刷锅准备炖肉一边听他们二人谈话的袁母也是乐开,插话道:“这年头一头猪卖上这个价钱着实不容易,安儿干得好,回头去镇上记得扯匹布料回来,娘给你们爷儿俩做身新衣裳。”
少安听了,自是乐呵呵地应了,三口两口将剩下一小块葱油饼啃完,咕咚咕咚喝了口水,抹抹嘴起身,
“爹娘,我吃饱了,先去后山了。”
“嗯,去吧。”
两老应着,满带笑意地目送自家这个懂事能干的孩儿出门。
袁少安出得厨房,回味着口中香喷喷的美味,去柴房提了柴刀,出了院子绕个弯,往自家房子背面的山坡上行去。
时辰不算早亦不算晚,正是村民们起身垫了肚子出门干农活的时候,路上不免遇上几个相识的,相互吆喝一声打个招呼,继续各走各路各忙各的。
约莫过了一刻,袁少安到了后山自家竹林前,没停下歇会儿,当即挑了一根,挥刀砍起来。
刀子磨得锋利,少安不怎么费劲,只三四刀便砍下那条胳膊粗的竹子,奋力拖出来,一刀撇下竹尾,刚准备修理修理剩下的竹枝,抬起眼来不经意望见山坡下那条大道,有几个人经过。这一行人引起了少安的注意,因为她远远望见那前头走着一个中年妇女,妇女身后跟了几个男人,再然后另有几个男人两两抬着东西,上头隐约可见系着红绸……
离得有些远,少安看不清他们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