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寅亲王胸有成竹地进了宫。
反正宸光帝不早朝已经好长时间了,诸大臣乐得在紫宸殿外守上两刻钟,然后太监出来宣布早朝取消,诸大臣各位各家、各找各妈。
但帝国的运行却依然有条不紊,因为政令都从明渊阁发出,诸大臣有事的,留下移步明渊阁再议;有事但不急的,回去写奏折;没屁事的,庆幸自己的脑袋又多保留了一天,没被摄政王大人给惦记上。
太后也来了。
每回来议事会,太后还是比较稳重的,穿着深色的朝服,头上戴着好几斤重的凤冠,压着一张妩媚而稚嫩的小脸蛋。
议了好几件事,什么户部的钱粮、官吏的委任、使臣的派驻……终于,开始说到立后了。
“诸位有什么看法?”沈昭果然没先提苏贵人,而是问诸位内阁大臣的看法。
这是他昨晚回到忆锦楼之后琢磨出来的。
既然心中已经认定暂不立后才是上策,不如借此机会看看大臣们都是亲哪边……而且,不光是外头的百官,还有明渊阁里几位重臣。
沈昭想看看他们都会推选谁。
寅亲王老奸巨滑,绝不先开口。当初“废后”是他说的,那是他瞅准了大势所趋,现在立后就不一样了,各方势力斗争得非常厉害啊,只有摄政王沉稳如昔,看不出有丝毫的倾向。
果然,有大臣提议苏贵人。这明显是投沈昭所好,知道他有心整治朝中的裙带关系。
也有大臣提议其他嫔妃,理由都是一套一套的,当然是这个嫔妃出身有多好、性格有多好之类的屁话。
寅亲王估摸着,是时候闪亮登场了,稳重地开口:“后宫嫔妃,静妃下来就该轮到卫嫔。这孩子性格贤良端庄,倒能稳一稳皇上的急性子。”
其实大家都知道卫嫔和寅亲王府的关系,看破不说破是涵养罢了。沈昭也不计较,能公然举贤不避亲,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但坐在旁边的“提线木偶”太后娘娘,突然皱眉了:“心急吃不上热豆腐。不就是立个皇后嘛,那么着急做什么,皇上这么年轻,还怕找不到皇后么?一声令下,天下不知道多少人想当皇后。”
几位大臣被噎得当场不敢说话,吓得垂下头来想应对。
还是寅亲王稳得住局面,点头道:“太后娘娘说得颇有道理,摄政王大人你怎么看?”
还用看?摄政王大人早就知道了太后娘娘的套路,就等着你们进坑呢。便轻轻一敲桌子,平静地说道:“我看太后说的,和诸位说的,都有道理,难以定夺。”
寅亲王一时有点懵。这不像摄政王大人的风格啊,他素来最是独断专行,居然也有“难以定夺”的时候。其实众人觉得,他这辈子都不会“难以定夺”,常常是问题上一秒出来,下一秒就出了解决之道,而且旁人毫无商量的余地。
“阎王”之名,可不是谁闹着玩的。
寅亲王大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皇后之位,素来都是淑女名媛所得,绝不能靠什么‘一声令下’。”
嗯,就差直接说朱美美的想法真是low极了。
沈昭却起身,背着手,在明渊阁的大殿里来回走了好几圈。这样的步行真是犯罪,要不是其他大臣很不识趣地还不滚蛋,朱美美都想起身上前,跟沈昭肩并肩一起走了。
可惜不行啊,谁让这是皇宫呢,谁让这是议事会上呢?
反正偷偷地,朱美美的眼神就没离开过沈昭,用眼神将他扒光了一遍又一遍。希望他脱了衣服能健硕一点,毕竟他生得太过白晳,需要健壮的身体来提振一下他的雄风。
就在朱美美胡思乱想的时候,沈昭绕了七七四十九圈,终于开口了。
“寅亲王说得对,皇后是要靠选的,‘一声令下’征来的,素质如何很难保证不说,也不符合天顺朝素来的亲民爱民。也不局限于内阁了,还是让大臣们推选吧,集思广益,总能把事情办得更圆满些。”
明渊阁里的内阁重臣,无一例外地张大了嘴巴。
这还是那个摄政王吗?这还是那个说一不二的摄政王吗?这还是那个几乎不给别人发言机会的摄政王吗?
第71章 夜闯忆锦楼
明渊阁地上掉了好几个下巴。沈昭视而不见。
后来,紫宸殿掉了一地的下巴, 沈昭就是时候说几句了。
“臣以为, 皇上不宜操之过急,立后一事, 事关国运社稷,绝不能草草。当下朝臣之间亦是颇多争议, 足见此事要谨慎,不要急于一时。”
朝臣们都是人精,这话岂还有听不出来的道理,明明就是说:吵吧吵吧, 吵得越热闹越好,不要太早吵出结果让本王难做。
宸光帝气了大半个时辰。
可有用吗?他坐在那龙椅上, 连放屁都只敢悄悄抬起一边御臀。和他吵吵闹闹却当了好几年夫妻的陈皇后,不也是说废就废了?
虽然他也并不深爱陈皇后,但不得不说,陈皇后变成了静妃,自己胡闹起来都没有同伙了。略寂寞啊。
所以, 还气什么。反正摄政王这个人, 不惹他就好了, 自己有美酒有美人,谁当皇后好像也不重要。
这么一想, 宸光帝就释然了。
他的人生要说不完美, 也只剩下不多的几样了。还没睡过太后,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
别看他现在绕着永宁宫走, 但他绝对不是已经放下了太后。他只是忌惮沈昭,所以暂时按捺住了自己。
事件走向果然如沈昭所愿,快憋出内伤的御史言官们,突然发现施展辩才的机会来了,欣喜不已。他们的宗旨是:只要辩不死,就往死里辩。
往死里辩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摄政王大人差点被雪片一样飞来的折子给淹死。饶是行走们已经预先过滤了一遍,也还是被眼前这盛况吓呆了。
但摄政王大人很淡定,指了指书房角落里一张书案,对前来送折子的太监道:“按举荐人员,分别堆好。”
太监虽心中略有疑惑,却并未表露,按沈昭的意思,将折子一摞一摞搬过去堆放整齐。亏得他之前留了个心眼,过滤的时候顺手就分了一下,否则在书房里现场再堆,估计会被摄政王大人弄死。
堆完,太监很乖巧地在每一堆前面挂了一小牌子。这一堆是卫嫔的,这一堆是兰嫔的,这一堆是苏贵人的……
太监虽然没有言语,内心却有了认定。
没几天,朝臣中有了另一种隐秘的传言。说送上去请求立后的折子,摄政王大人都不看,按举荐人选分别堆放,最后要看,哪一摞堆得最高,这位嫔妃就会受到摄政王大人的重点关注。
我们的太后娘娘在永宁宫都听到了传言。
“这个好玩,还能这样选皇后哒?”朱美美兴致勃勃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