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王妃脸色淡淡,语气中隐有不满之意,“贵妃娘娘权倾一时,我随便找人说一声,娘娘怎么听得进去?”
凌贵妃笑容不改,略偏头抚了抚云鬓,道,“王妃何出此言?”
顺王妃坐下来,端起茶盏,“辛昭仪的事,娘娘为什么还不动手?”
凌贵妃坐回来,“太后寿宴之事,辛昭仪有幸脱身,之后皇上对景福宫严加护卫,本宫也找不到机会下手。”
顺王妃把杯盖一碰,“这宫里上下,还有你办不到的事情?”她冷笑一声,“以前的白妃,还有两年前的杜婉容,娘娘做得很是干净利落。现在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辛昭仪,能有什么疑虑?”
凌贵妃收了笑容。顺王妃言语中的指责之意再明显不过,她这几年在宫中位高权重,已经很久没有人敢这样跟她说话了。
太后寿宴以后,凌贵妃的嫂子来见过她。
辛昭仪的父亲找人替她牵线,表示辛昭仪生下的孩子,可以交给凌贵妃抚养。
凌贵妃心动了。权掌后宫也就这几年的事情,说不得,只是一时得意。毕竟,皇帝年事渐高,后宫至今没有皇子,万一陛下早去,她这个贵妃,可就身不由己了,就算已经跟顺王府结盟,之后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
如果能教养皇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她以前也动过这样的心思,不过那时一则地位不稳,二则那几个妃嫔跟自己都是有仇,因此不待顺王妃催促,她就动手了。但现在,后宫之人,无人在自己之上,顺王府的支持,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辛昭仪既然这么识相,她手中的橄榄枝便也可以接过来。虽然辛昭仪是皇子的亲生母亲,也得依靠着自己才能站稳,挡住四面的暗箭。自己借抚养皇子之功,晋位皇后,日后成为太后,那才是真正的大权在握,不再受制于人。
顺王妃站起身道,“辛昭仪的父亲,已经升了户部侍郎,她的两个哥哥,一个是礼部员外郎,一个入了翰林院。”
辛家不过是新贵,根基不稳,还威胁不到自己。凌贵妃饮了口茶,随口道,“那辛昭仪就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昭仪了。辛家得势,要对她动手,牵扯太大。”
顺王妃似乎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露出进来以后的第一个笑容,端庄的脸上透出一丝嘲弄,“辛昭仪一旦诞下皇子,这后宫之中,哪里还有你的立足之地?辛家既已得势,辛昭仪的皇儿,又怎么会交给你抚养?”
凌贵妃手一顿。她果然知道辛昭仪向自己投诚的事情,不过,从进宫起,自己就多得顺王府支持,这昭阳宫中的眼线,也不止一个两个。她扫了眼殿外等候的绿竹和翠柠等人。
“你久在后宫,朝廷的形势,恐怕已经看不清。不如听我一言,好好考虑清楚。”言罢,顺王妃拂袖而去。
众人散去,绿竹进来,见凌贵妃神色不明,小心唤道,“娘娘?”
凌贵妃把茶盏摔在地上,愤恨道,“顺王妃不恭久矣!”
绿竹不敢接话,只站在旁边,听着凌贵妃冷笑道,“她们还把本宫当做以前的一个小小的凌芙,以为任由予取予求!”
想起顺王妃对她说话的口吻,愈加烦躁起来,“绿竹,你说,如今我在这宫中,到底还需不需要顺王府支持?”
绿竹心下一惊,脸色神色不变,道,“姑娘,在这宫中,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过,宫外还是......”
凌贵妃也知道自己当年全靠了顺王府的支撑,而且现在,也还不到翻脸的时候。她在殿中缓行几步,“可惜,本宫只有一个公主,不然……”
她思索一阵,道,“暂时先应着她。绿竹,你盯着翠柠,辛昭仪的人来了,不要让她上前。”
“是,娘娘。”
*
深夜,顺王府内。
灯光下,那女子除下头上的黑帽,露出如白日一般恭谨的面庞,正是凌贵妃身边的绿竹。
绿竹向坐上的两人行过礼,道,“昨日,辛昭仪身边的人来找娘娘,在内室聊了一柱香的功夫,谁也没有听到她们在说什么。”
顺王妃皱眉,连绿竹也没有留在内室?
穆峥道,“莫非贵妃真要抛开我们,与辛家结盟?”他不满道,“母妃,既然凌贵妃已经不听话,不如……”
顺王妃制止他,接着问道,“刘太医怎么说?”
“刘太医说,辛昭仪的胎儿很健康,必定是个皇子。”
顺王妃沉思片刻,命侍婢取来一个信封,“你把这封信给翠柠,让她交给贵妃。”她冷冷一笑,“告诉她,凌家在西南的事情,如果不是有顺王府给他们兜着,早就被抄家了。”
绿竹心下一颤,听顺王妃接着道,“东西先给她,听不听我的,她自己看着办!”
“她这是在要挟本宫?”凌贵妃拆开信封,扫过里面的几张纸,听得翠柠所言,不由大怒。
翠柠跪下来,低下头,任凭砸碎的瓷片溅到身上,也不敢出声。
几个宫女内侍皆候在外面,绿竹也远远地站在殿外。
“滚下去!”凌贵妃坐下来,靠在椅背上,揉着额头。
翠柠小步倒退出去,到了殿外,看了绿竹一眼,微微点头。
第37章 北地
北戎使者离开京城之后,广阳城里平静了一段时间。
这期间,也发生了一些琐碎的事情。诸如庆王府寿宴,顺王府的郡主跟户部韦尚书家的公子定了亲,杜伯爷府上的二公子从老家归来授了大理寺的官职等等。
张嬷嬷说起,“杜家二公子,便是以前跟姑娘定亲之人。”她叹口气,“当年我跟在郡主身边,也见过他两次,是个好孩子,可惜杜家……”
顾音忙着把一些旧书信整理成册,又誊抄了几张纸,对张嬷嬷说的话浑不在意。“嬷嬷,过去的事情,还提它干什么?”
冬儿朝张嬷嬷眨眨眼,笑着出去了。张嬷嬷也摇着头,踏出房门。
顾音对安王府的事情有些一筹莫展。
从表面上看,往事都已经非常清晰。光启三十二年的动乱、安王府和张相的恩怨便是缘由。元凶既已伏诛,世人皆以为,足以告慰安王府亡灵。
当年参与其中的诸人,张相府因为谋乱已经灭族,安王府仅剩下几个旧仆。至于智永大师,仍然缥缈无踪。想要重查旧事,竟找不到什么线索。
顾音入宫见到了周太妃身边的佳玉姑姑,言谈之中,她承认自己就是当年的玉梦,只是早几年就离开了安王府,对于当年发生的事情并不清楚。
“阿音,你认为,当年发生的事情另有隐情?”周太妃有些疑惑,“是不是,有了其它线索?”
总不能拿梦里见过张相父子商议的事情来说吧?顾音摇头道,“没有,我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