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院那边明显已经感觉到了一部分思想的变化,在极力的传播三纲五常的思想,所有从扬州归来的士子都要日夜诵读经典古著,还要写感想文章上去以证心诚。
就连不识字的人也要口述一遍自证心迹,由小吏抄好了一并交上去。
“陛下,”他深深一揖,再度道:“不懂物理之学,就无法改良抛石机和火箭,不懂化工之学,就造不出烟雾弹和催泪弹,一切都由您定夺。”
赵构低头玩着什么东西,坐在高位上没出声。
他虽然召见的是这个临国回来的书生,心里想到的确实沂州和议时走进他营帐的那个女人。
没有人知道她是怎么进来的。
那个女人自称云祈,看玉牌身份也是金国的贵夫人,却说自己是从临国叛逃出来,目前附庸于金国的朝廷,有意与他暗中合作。
她给了自己一台能够收发信息的电台,还仔细讲授了用法。
“虽然临国重新接通了你们三州之间的电话往来,但你们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但用我做出来的这个,不仅可以与我联系,而且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她笑起来时像极了雍容华贵的金国公主,身上还有淡淡的麝兰香气。
赵构和她断断续续的联系已经有半个月有余了。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多操作几次还是能弄明白这个东西的用法,并且召集机密的要员帮忙操作和处理信息。
云祈给他的信息汇总下来,一共有这几条:
1.她人在金国而且可以左右君王的选择
2.她希望以妃嫔的身份进入宋国,为赵构扳倒金临
3.如今金国开始大面积栽种无用的糖菜,就是她的手笔
4.宋国如果想扳回局势,唯一能做的就是与临国共同建学,汲取科学之义
那神神叨叨的奇怪女人也好,自己面前的年轻后生也好,说什么都绕不开科学二字。
赵构思索了半天,只吩咐下人先把辛弃疾带到侧殿休息去,看向那汤丞相问道:“你怎么看?”
汤丞相从前就是求和派,此刻唯唯诺诺半天,自然说些表忠心表顺从的废话。
赵构摸着胡子想了一会儿,半晌才开口道:“如果要与临国建学,就需要确认一些事情。”
工匠之类的东西,是断然上不了台面的。
如果哪天宋国的丞相是个木匠,恐怕会笑掉周围四国的大牙。
其实辛弃疾在之前的审问中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临国的人各司其职,参与政事的人去钻研通政之学,发展科技的人则一门心思的扑在实验室里。
文理并行着发展,才会互相裨益。
但宋国想要文理并行,是绝不可能的。
儒学就是他们的立国之本,一旦动摇就等于在威胁帝王的位置。
所以赵构更倾向于云祈的提议,也就是只单行理科,且限定学习理科之人的发展未来。
他们所学到的一切知识都应为皇家服务,可以给予重赏鼓励,但绝不能让他们触碰到权力。
能管着他们的,必然是通读四书五经的正派读书人,只有这样他才肯放心。
从前陆游等臣子的计划是,把这些从扬州拉来的人召集起来编书,以为他们知道的奥妙就足够与临国抗衡了。
在他们的估计里,临国就像个藏着一颗宝石的富人,只要把他最在乎的那颗宝石夺走,就不用害怕任何事情。
可伴随着与临国的接触加深,伴随着辛弃疾在八十余次审问里的辨答,还有那突然出现的诡异女人所说的话语,都在不断地确认一个事情。
临国有的,不是几颗宝石,而是一山的矿藏。
柳恣在收到赵构的来电时略有些惊讶。
感觉这两年里老赵跟被拍着脑袋开了窍一样,如今居然还提议派生员来临国读书留学了。
这种积极的态度有些反常,确实合乎临国利益的。
因为临国缺读书人,非常缺。
伴随着参政院那个实习生的提议被采纳,扬州城不仅开设了成人夜班,广陵学院扩招了两个班,同时有新的一批城南城北中学毕业的学生被分配到了科研所和教育院,开始参与不同性质的工作。
如果单纯说能够推广九年制义务教育里内容的老师,或者是能讲授初高中重难点知识的老师,自然是够的。
他们缺的,是能够投身于研究院,开始参与文献整理和技术实际运用的科研人员。
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智商过得去,还要有足够坚韧强大的心性和毅力。
哪怕这些来自宋国的读书人学成归国,只要在读书期间参与科研,也是足够有价值的。
大概是柳恣那边态度非常积极和友好的缘故,赵构这边反而又开始踌躇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要上赶着求人家,起码也得被给点冷脸色,可没想到对方表现的轻松又好说话。
——这里头绝对有诈!
赵构做事小心到了极点,已经开始怀疑这个云祈、辛弃疾,还有柳恣,是在合伙起来算计他了。
要知道,宋刚与临交战不久——虽然披着暴民作乱的皮,但也实打实地耗了十几万的人马,如今说共建就共建,凭什么这么好说话??
柳恣居然不在这个事情上为难他???
他一想到这个事情,就又开始思考泗州和楚州那边的情况了。
临国在占下多城之后,虽然改了官僚体制,又跟当初占下扬州城似的开始到处设喇叭轰人走,然后接管榷场的管理开始和三国做民营买卖,但根本没有对扬州城那样的热切和在意。
就好像,这几个战略要地都不足以让他们派人来重建城墙开设学校,扔在那爱怎么发展怎么发展一样。
这可是金国惦记了许久的泗州啊!!!
为什么他们的人不过去做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的守军都不派过去?
然而事实是,哪怕泗州甚至是沂州没有一个士兵看守着,金宋两国在几年内都不敢再过去试探一步了。
损失太惨重,惨重到再不长点记性真成一帮傻子在治国了。
所以这件事情谈了一半,又被赵构给搁了下来。
他觉得不安,又说不出哪里不安,索性跟陆游一议论,给这辛弃疾按了个从五品承学官的官职,让他再去一趟扬州城。
柳恣那边,参政院上下都在忙着加班和算东西。
元首这一拍脑子说干仗就干仗,说打泗州就打泗州,本身是在职权范围之内的。
问题是这也意味着参政院上下都要忙着解决随之而来的一堆新问题——
扬州和北方四城的交通往来开放与否,地方政府的安置与监管问题,一群嗷嗷待哺的新人口怎么分配,还有一堆的新资源归谁来管理和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