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片凝刨花来,只取了几片凝刨花,多的收起来留着以后备用。
她把刚烧得滚烫的热水倒入那几片凝刨花里浸泡,不过顿饭功夫便渗出了粘稠的液体来。
姜有财把这些液体倒入一个小罐里给招弟定型簪花用。
吃完晚饭,全家人包括兰花和桂花都去水塘边清洗没有洗完的葛根。
姜家其他人都很奇怪,上次大房家也是挖了很多葛根回来,怎么今天又挖了这么多葛根回来?
他们还不知道姜有财把葛根制作成葛根粉,然后做成凉拌凉粉卖,所以才会这么好奇。
虽然童氏一连在大房那里碰了几个钉子,可还是忍不住蹭过去问周氏她们家挖这么多葛根回来干嘛。
这山头的野生葛根不少,不过不是灾荒年连谁会吃野生葛根?那东西还没有红薯好吃,而且处理不好还有一股难以下咽的土腥味儿。
那个朝代的人们还不懂得只要把葛根加工成葛根粉,土腥味自然就没有了,他们在灾荒年代吃葛根时,就只是把它蒸了连皮一起吃,当然不好吃了。
第108章闪亮登场
周氏已经看穿了童氏的为人,自然不会和她说实话,轻描淡写道:“挖回来肯定是有用的。”至于有什么用她就不肯往下说了。
童氏只得无功而返。
姜有财她们把今天下午挖得的葛根全部都洗干净之后放在家门口开始加工葛粉。
招弟则用姜有财给她做好的刨花水给簪花定型。
当然不能将簪花一股脑儿的泡到泡花水里,那样花瓣会粘在一起。
所以招弟很有耐心的用个小毛刷一点一点往每片花瓣上刷,边刷边定型,让花朵看起来更栩栩如生。
一家人边乘凉边加工葛根粉,一直到亥时方洗了睡。
姜家其他人都躲在窗户后面密切的注视着大房一家大小的一举一动。
这一整天忙碌下来,累得浑身连力气都没有了,睡觉就睡得格外香,第二天早上姜有财精神焕发的醒了过来。
招弟也醒得很早,她记挂着昨天她用刨花水定型的那些簪花,所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那些簪花。
那些簪花早已全都干透了,定型定得非常好。
招弟大喜过望,赶紧拿了给姜有财来看。
姜有财拿起几朵簪花看了看,也觉得很不错,于是对招弟说道:“今天上午你干脆和我一起去镇上摆摊,你卖这些簪花。”
“好啊!”招弟愉快地答应了,又问:“弟弟,你看我这簪花卖多少钱一朵比较合适。”
姜有财想了想,道:“铺子里的簪花最便宜的是五文钱一朵,咱们肯定要比铺子里卖的便宜才有优势,大姐根据簪花手工的繁复度,定价在三文到五文不等,反正最贵的不要超过五文。”
招弟应了声“好”。
早上,姜有财卤好了卤味,做凉拌凉粉时仍是和昨天一样做的麻辣五香口味。
兰花在一边问:“哥哥昨天不是特意买了红糖回来准备做红糖凉拌凉粉的吗?”
“不急,过几天咱们再做红糖凉拌凉粉。”姜有财把东西往板车上放,她就是要那些顾客先等几天,等到快要失望时再隆重推出红糖凉拌凉粉,那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招弟不敢用包袱把她那些簪花打包,怕万一在包袱里压变形了不好卖,因此装在背篓里背在背上。
姜有财看了看招弟身上穿的用李继祖的旧衣服改的衣服,虽然没有补丁,可是把整个人穿得灰扑扑的不出众,其实招娣长得很漂亮,只是没有一件好衣服穿,没有一件首饰可戴,如明珠蒙尘一般,显露不出她的漂亮来。
于是对周氏道:“娘,你在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就把齐夫人送来的尺头给大姐做一身衣裙。”
周氏当然一口答应,她也想把自己的几个女儿打扮的漂漂亮亮引人注目,那样上门说亲的人都多。
现在大女儿已经及笄了,却还没有什么媒人上门来提亲,要说周氏心里不急那是骗人的。
招弟却拦着:“我现在又不是没有衣裳穿,干嘛要赶着做新衣,把那些布料留着以后再做吧。”
姜有财道:“这事你得听我的,你在镇上摆摊卖这些簪花,总得有个好形象才能吸引那些女孩子来买你的花呀。”
招弟听得似懂非懂,为什么自己打扮的漂亮簪花就会好卖呢?
有招弟一起去镇上摆摊,姜有财就不要兰花和桂花跟着。
现在天气太热,她摆摊的地方又没有什么阴凉,每天兰花和桂花跟着她站在太阳底下,晒得小脸通红,汗流浃背的,着实叫人心疼,就让她们两个呆在家里帮周氏打打下手,比在大太阳底下站着暴晒要好。
到了姜有财天天摆摊的地方,伪姐弟两个把摊子摆开。
姜有财的卤味仍旧全都放在板车上卖,招弟放下一个高板凳,在板凳上面放一块木板,再把簪花一朵朵整整齐齐的码在木板,就算摆好摊了。
姜有财的板车一停稳,马上就有人来买她的卤味和凉拌凉粉。
一刻多钟之后,顾客越来越多。
因为顾客大多是家庭主妇和富人家的厨娘,都是些女人。
既然是女人,就会对簪花感兴趣,有人买了姜有财的卤味或者凉拌凉粉,在临走之前顺便看了看招弟做的那些簪花,并且打听了一下价格。
见比首饰铺或者绸缎庄或者杂货铺都卖的要便宜得多,于是有人动心了,年轻的买给自己戴,年纪大的买一两朵回去给自家的小姑娘戴。
一个时辰之后招弟就卖出了十几朵簪花,赚了有四十多文钱,她开心得嘴都闭不拢。
姜有财也卖了不少卤味和凉拌凉粉。
有许多妇人都问:“昨天不是说好了今天要做红糖凉拌凉粉来卖的吗,怎么没有?”
姜有财趁机道:“不是我不做,是因为我算了一下成本,如果我一斤红糖凉拌凉粉不能卖到七文钱的话基本上就是白干,可是七文钱价有一点高,我觉得不会有人买的,所以就不做了,免得做了卖不出去浪费钱,这么贵的甜品我们家可是舍不得自己吃的。”
有那小康人家的主妇说道:“只要你做得好吃,七文钱我们也愿意买。”
姜有财仍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