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二章 变废为宝
    “大人,大人?”

    “我在想一些事情。”林北回过神来:“甄九,让阿哩起来,别磕头了。”

    等到阿哩从地上爬起来,林北组织了下语言:“安忠直,今日你叫人在学堂的边缘处挖一个大圆坑,记住,一定要是圆的坑。”

    “多大的坑?大人?”

    “高一丈吧,长度两丈到三丈均可。”

    “大人,莫不是要挖池塘?”卞吉疑惑的问。

    林北摇头,脑子里回忆着沼气池的资料,对于沼气池他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只是有模糊的概念,他现在需要把这个概念讲出来,再由安忠直寻找能人把沼气池完善,对此,林北并不担心,虽然这个时代造不了枪炮,但是沼气池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林北认为能弄出来。

    “哦不对,不是坑,而是窑,你们知道土窑吗?”

    众人自然点头,连阿哩也是如此,这也正常,就算到了现代,农民也都有用挖的窑贮藏东西的习惯,比如红薯窑,南瓜窑等等,这种农民的智慧,三国时期自然也是有的。

    “挖成窑的样子。”林北再次说了一下:“不过你需要注意一些事情,这个窑要密不透风,还要结实,一个进口处一个出口处。”

    安忠直仔细的把林北的话记下来,又忍不住问:“大人,这个土窑不是挖在地下么?密不透风是肯定的吧?”

    林北心说是这样的吗?想了想又道:“那就挖到放水进去,水却不会渗到土里,达到这种程度。”

    这下安忠直瞪大了眼睛:“大人,这好像有些困难啊。”

    这个时代可没有水泥,也没有橡胶,挖土窑也不是烧制陶器,要弄到林北所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当然,只是有些难度而已,因为据林北所知,只要在土层表面涂上釉层,差不多就能做到水滴不透,崔兰以前给林北送来的了陶器类都有釉的。

    当然,林北肯定不会让安忠直用这种东西,因为一旦用上,沼气池的成本就高了,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任何东西想要普及,普通人才是传播的根本,何况沼气池是新生事物,越简单越容易上手才越好。

    所以林北便道:“我自然知道有些困难,但是你们克服嘛,记住,用最便宜最容易找到的东西把土窑修到这种程度,让那些匠人多想想办法。”

    安忠直脸皱得跟苦瓜似的,修成这样还不说,还得用最便宜最容易寻找的东西来修,这个差事不太好做啊。

    林北还不算完呢,“乡里可有铁匠?”

    安忠直又赶紧道:“大人,有的,不过王铁匠年岁有些大,手脚有些不太灵便,只是能打制一些简单的物什,像猎户所用的猎刀都在合浦县里买的。”

    林北便看了甄定,甄定心说看样子这事儿也摊上自己了,便干脆道:“大人有何吩咐。”

    “我需要一件物什,你让人打造与我。”

    “大人请说。”

    “约摸你手指头粗细,哦,算了,你手指头太粗,夫子手指头,像夫子手指头粗细的铁管子,五尺长,铁管子的顶端得有一个小机关,可以随意的开合。”林北一边说,示意夫子在地上画出铁管子的模样,林北还强调铁管子一定要中空,最后看所有人都明白了,林北才问道:“像这样的铁管子,你觉得价值几何?”

    甄定仔细的想了想:“大人,价值倒不甚高,不过可能需要匠人很高的技巧,恐怕不是任何一个铁匠都能打制出来的。”

    “无妨,先打造一根出来看一看。”

    只要有了第一根,那么就能批量生产,批量生产的成本会降低许多,仿制起来也很简单,

    事实上,这种管子林北想用铜管子的,不过考虑到铜在这个时代叫赤金,所以便退而求次之,先用铁来打造,铁比铜容易生锈,用不了多久又得重新更换,不过暂时也只能这样。

    眼看林北已经说完了,卞夫子这才好奇的问:“大人,你又让安亭长挖窑,又让甄掌柜订制铁管子,这是要做什么呢?”

    林北笑了,心说科技领先几千年的感觉真是好,有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刚才那些话搁到现代,几乎人人都能知道要做什么,但是这是三国啊。

    “这是我那名叫‘科学’的妖法里的一门法门,名为变废为宝。”林北如此道,顿时,所有人都肃然起敬,心说大人终于施展妖法了。

    林北继续忽悠道:“我这门法术就是把大象的秽物变成一种叫‘沼气’的好东西,安忠直要挖的窑就叫沼气池。”

    安忠直心说原来大人给自己的任务是如此重要,顿时神情变得激昂:“大人放心,忠直一定竭尽全力,把这沼气池建得妥妥当当。”

    “很好。”林北赞了一声,又看向了甄定:“你订制的那根管子也有个名字,名为沼气管。”

    “大人,我马上叫护卫去县里办此事。”说完,甄定又叫了一个护卫,细细叮嘱一番,让护卫赶快回县,免得耽误大人以后施展‘妖法’。

    林北心里那个乐啊,加上‘妖法’这个头衔,居然还有如此功效,当真是出乎林北的意料之外。

    ps:谢谢羽毛的蛇,阿龙,书友1408260的打赏,另外说一下,这本书的基调已经在简介里说得很清楚了,争霸的情节肯定有,但是必然不会很多,各位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三国的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