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声涛在1993年12月底进行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因为成绩不错,名次不错,信心还比较充足,全家都比较高兴。虽然学霸身份被英语无情的摧毁,但如果能够成为农科院子弟中历史上第三个考上江龙中学高中部的学生,也绝对是一件露脸的事。
在农科院的子弟中,宁声涛之前的无数学生,有且仅有两个孩子考上了江龙中学的高中。一个叫做刘向祖,是单位里一位院办领导的儿子。另一个是夏丹隆,是单位里两位最早期的大学生夏开瑞和凌洁的女儿。正好分别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
在刘向祖和夏丹隆之前的一段时间,江龙中学也不是全市最好的学校,所以大家也没有拼了命的要考上,当江龙中学的高中招生分数成为全市第一档之后,大约在第三年,刘向祖考上了江高。又过了两年,夏丹隆考上了江高。再之后四年了,夏丹隆在江高都毕业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去了北京,农科院最近四届的初中生没有一个上了江高的分数线考上江高。
宁声涛被看成是夏丹隆之后最有希望的一个苗子。因为从他身后四五个年级的孩子来看,几乎没有孩子在小学就有那么高的读书天赋,虽说小学的时候也不能完全看准这个孩子以后的发展,可如果连小学都特别差的话,至少初中厉害到可以考上江高的概率绝对不高。
宁声涛被院里寄予厚望,年涵娇如果不去洋建折腾那么一下子,其实也曾经被人看成一个希望。只是到了洋建之后,年涵娇的成绩一落千丈,天赋似乎一下子全都没有了,甚至还一度成为问题少女。
宁声涛中考之后,年涵娇跟着就是小学毕业考初中了。由于远离人们的视野,其实更多院里的人是不知道她到底学习成绩怎样,未来又会不会回来考江龙中学。
其实洋建中学也是市里最好的学校之一,大约是和江龙中学在一个档次,也就是省重点中学。只不过,江龙中学的特优生多于洋建中学和紫阳中学,洋中和紫中是优等生人数多,却在特优生上赶不上坐落在市区的江中。
按照恢复高考之后的省内状元来看,江龙中学已经考出过两位省状元,在省内也属于第三档次的中学,由于省内竞争激烈,不像其他省出现了一些个在省内一骑绝尘的优秀学校,云南省有一所中学就考出过二十多位省状元,只是能考出省状元的学校数量就少很多了。
江龙中学是省里考出过省状元的学校之一,也是市里唯一一所走出过省状元的学校。整个省里有十一所学校走出过省状元,因此,从77年到94年,总共出现的36位文理科状元,被十三所学校瓜分,不像有的省基本被三四所学校瓜分。
中考结束之后,宁声涛拿到自己的成绩,全家都非常沮丧,只有598分,这个分数也是宁声涛整个初三进行三主科130分制之后最差的总分,加上了体育的29分都还不到600分。语数英、理化政的文考成绩加起来才569分!从名次上来看,宁声涛在学校94级的全年级247名参考学生中排名在129位。
本来按照江龙中学的制度,为了保证自己学校的考生能够更多的考上本校的高中,也是为了保证本校高中的生源质量,如果中考没有达到江龙中学高中招生分数线的学生,可以凭借在全年级排名前120名这个成绩和排名进入江龙中学高中。
江高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项制度呢?
根据江龙中学高中部,也就是民间喊的江高最最近十多年的高考进行分析。发现江龙中学初中部考上江高的学生更加适应江高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成才率比较高。即使有的来自其他中学或者甚至是省重点中学或者市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也在高考考出了好成绩,但比例相对都更低。
比如,三年前江高的高一招收了120名本校初中部的学生和135名外校初中毕业生。结果在三年后的高考中,本校120名学生考上重本的比例和本科的比例都大大的高于那135名来自市里其他重点中学的优等生,那些当年考上了省重点线的学生。
为什么江高要确定120名的标准呢?
宁原基曾经和自己的远房堂弟,也就是宁声涛的那位在教育局工作的叔叔宁国启谈过这个问题。
“江高为什么不把招收本校初中毕业生的比例提高到130名呢。这次小涛发挥很糟糕,只考了129名,其实他在第一次模考中都还在60名的。谁知道后来半年时间就下滑了69个位次。”
“江高确定120名本校初中毕业生的标准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原因呢,是教育局对江高的要求,如果你说江高不按照市里划分的分数线招生,招入大量没考上分数线的本校学生,那么其他学校和那些个家长意见多大。比如你们小涛虽然没上分数线,但是在120名之内,结果小涛598分就上江高,其他学校却出现了620分还上不了江高的情况,那多么不公平。”宁国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的宁原基。
宁国启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接着说:“第二个原因呢,我是听江龙中学的前任校长,也就是制定这个制度的校长冷泰然说过这个事情,他们经过五年高考的分析发现,首先是江中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在江高的高考中考上大学本科的比例要大于那些从外校初中毕业去江高的学生的比例。其次是就算是本校的学生就读江高,成绩在中考中排名本校120名内的学生成材率要大大高于120名以外的学生。最后,一般省重点分数线也都划在江龙中学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的110名到130名之间。也就是说,这个省重点分数线有时候也就是江高的120名分数线。”
“今年好像只有一个叫做隋刚的男生进入了前120名却没有上重点线,凭借这个制度得到江高的录取通知书的。”宁原基说。
“就是嘛。我记得前年还是大前年,江龙中学的初中部考的好啊,就连初三的第135名都上了省重分数线的,他们江高一下子就招收了135个本校初中毕业生。去年呢,好像是初三发挥不好,本校只有116个学生上了省重分数线,于是就有4个未达到分数线却得到了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今年是一个啊,你也知道了。你看看,这不是都很接近吗。”
“那小涛怎么办?我们加上教师子女加分都还差两分。如果坚持要读江高,分数线下一分就是3000元议价,这么两分就要5000元。”
“是啊,江高的规矩是,线下一分交3000,线下两分就5000,线下三分就6000,线下五分就10000,线下十分之内五分之上就1万2,线下十分之上三十分之内就1万8。有一个阶差和段差。小涛要读就要交5000啊。不过如果我托现在的吕校长一个人情的话,大约可能少交2000,可以交3000就拿到录取通知书。你们也可以考虑一下。”
“我们是应该交议价让小涛读江高,还是去读其他市重点学校呢,听说市五中也是省重点,愿意招收省重分数线下10分之内的学生,不用缴议价费。”
“五中他是没有办法,招不够教育局的任务。市里最好的学生在县上的就不说了,基本都集中在什么紫阳中学、紫竹一中、安阳中学、乐熙中学、卫永中学、龙海一中这些省重点或者市重点学校。当然也有条件好一些的会从县城来到市里读江高。在市里两个区主城区的孩子,最好的一波儿都是要读江高的,其次才会选择五中、四中、天佳和一中。”
“那现在除了江高,到底哪所学校最好?”宁原基焦急起来。
“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去五中,五中虽然是和江高一个档次的省重点中学,可是我知道他们现在的那个校长不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有点泄气的意思,知道自己追不上江高,怎么努力也放不了卫星,而和四中比起来又好很多。虽然四中也是省重,不过你也许听过了,四中最近几年下滑很快,省重的牌子都保不住了。我的建议是,四中、五中都别去了。要么就交钱去江高,要么就去天佳。”
“天佳中学不是连重点都算不上吗?我就是天佳中学66级毕业的。原来的天佳是不错,省里的第一批重点中学,全市最好的学校。后来经过了动荡年代,好像是遭受到了重大损失,在恢复高考之后的十年前省内再次评定学校等级的时候,它的省重牌子都被取消了。现在就是个普通中学而已,招生分数线比江高低了100分啊。”
“那你是不知道。现在市里有两所学校冒起来很快,一个是在农村里的秋高,一个是天佳。我这里透一个风儿给你,可不能到处说,天佳一开学,也就是九月份可能就是下旬吧,就会被市里授牌,它已经成功通过了市重点的验收。我跟天佳的晏校长关系不错,一定可以让你不花钱就读上天佳高一搞的一个火箭班,这个班的分数要求比省重还高10分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