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宵见他满意,也松了一口气。不枉自己辛苦好几年,天天钻窑炉研究温度和材料,总算是有了一个结果。
几年前,在宫中发生种种变故时,宫外的袁宵也有了初步的成果。她同样没有将自己的成果献给朝廷,而是按照阿娇的指挥,交给了已经封侯的卫青。
当时卫氏和田氏的关系已经相当糟糕,所以上回造纸的成果被田氏夺走的袁宵,选择卫氏作为庇护,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何况她拿出来的又是马蹄铁和马镫。
这两样东西,对于骑兵而言都非常有用,在战场上有时候会起到决胜作用。
卫青对袁宵相当重视,给钱给物绝不吝啬,袁宵这才总算开始正大光明地花公费搞研究,不需要阿娇那边私人支持。
而这几年,她到底经历都放在了提纯铁的品质,烧练合金上。现在练出了钢,袁宵就决定到此为止了。
一是因为这东西已经足够用,她也不能拿出太逆天的科技来扰乱历史进程,二则是因为她本人在化学上的天资只有如此,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极限了。
更多的,需要整个科技树共同推进,其他学科也有所提升之后,再去考虑。
所以袁宵向卫青表明自己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卫青并没有反对,还十分大方地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可以自由挥霍。
拿到钱,袁宵便带着卓文君,包袱款款离开了铁矿区。
“去做点儿什么呢?”她问卓文君。
这几年里,阿娇一直在不着痕迹地挑拨刘彻和卫子夫之间的关系,到现在,这夫妻俩已经有水火不容之势。偏偏匈奴猖狂,刘彻不得不用卫青,而卫青的军功越多,他就越是忌惮卫氏,渐渐成为一个死循环。
同样也是在这几年里,刘彻的后宫百花齐放,又替他添了好几个孩子,其中有三个儿子。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刘彻对这三个儿子都十分宠爱,反倒对太子刘据有些疏远。这样的结果,就是宫中人心浮动,始终没有安定过。
这把火烧到现在,估计也快差不多了。
近来刘彻十分宠爱韩夫人和她所出的少子,甚至还传出了预备改立太子的风声。
卫氏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而且他们也已经做好
了充足的准备。只要再往这把火上浇一瓢油,便立刻就会蔓延开来,将周围所有人都卷进去。
袁宵当然不希望陷入宫廷斗争之中,阿娇快动手了,所以在那之前,她会借着休息的理由,离开长安一阵子。
不过,去哪里就成了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你想去哪里?”卓文君问。
袁宵想去蜀中看看,那是卓文君的故乡,或许,她也想回去看一看。
听到她这么说,卓文君面上不由现出一片惆怅之色。当年,她是听说司马相如有了新欢,所以特意从蜀中赶来长安,与他了断。只是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蜀中。
多余袁宵的这份好意,她没有拒绝,点头赞同道,“那就去蜀中!”
因为路途遥远,两人雇了马车,一路走一路玩,十分悠然。估计是因为穿越古代的次数太多了,袁宵发现,自己竟然也渐渐习惯了古代的交通工具。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她制出弹簧,减少了马车的震动,虽然道路依旧堪忧,但还是好过了许多。
弹簧这东西,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古代一直没有出现,是因为当时的金属冶炼技术不到家,生铁的延展性和硬度都不够,既不能拉成铁丝网,也很难拧出弹簧。
这个问题,在袁宵改进了金属冶炼方式之后,就迎刃而解,所以她现在才能轻松地坐上减震马车。
可惜没有橡胶……
不过这个问题就没办法了,不但现在的中国没有橡胶,到了后世,也只能从国外进口。
虽然走在路上,但她们其实也是非常关心长安的消息的。可惜的是路途遥远,这个时代的消息传播效率太低,基本上打听不到什么有用的内容,只能暂且将长安的事放下,安心游玩。
第101章 别来无恙
这个时代的蜀中,和袁宵印象中鲜花似锦的“天府之国”截然不同。
虽然这里同样是这个时代最富庶的几个地方之一,但跟中原不同,此地充满了少数民族风情,百姓的装扮及各种流行时尚,都与长安大不相同。
姑娘们身上穿着颜色艳丽的服装,带着叮叮当当的饰品,裤腿很宽,露出漂亮的脚踝,最让袁宵惊讶的是,她们中的许多人竟是赤足而行。
她看看从身边走过的姑娘们,又转头去看看卓文君。
虽然现在她的造型已经与其他人都大不相同,但想到她是本地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又不免想看看她穿着这种衣服会是什么样子。
她的想法都写在了脸上,卓文君无奈地摇头,“别想了,我虽然是在这里长大,但是家中长辈心慕中原风俗,所以衣饰都是比照长安城的流行风向来的,你脑子里的画面不存在。”
“真的吗?”袁宵脸上露出显而易见的可惜之色,但很快又收敛起来,兴致勃勃地问,“那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
“与其他的闺秀并没有什么不同。”卓文君有些怀念地笑道,“从记事起,就开始学习各项技能,希望长大后能够凭借这些东西,觅得如意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