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3页
    已经下了车的秋兰,笑嘻嘻地道:“这位是薛女官,是管着娘娘衣饰的。”
    那婆子就轻轻给了自己一下子:“是婆子眼拙了,女官勿怪。”
    宝钗自然是笑着呵斥秋兰:“不过是个称呼,有什么大不了的。妈妈不必在意,是小孩子不懂事。”
    那婆子看着眼前说着比自己个子还高的小宫女是小孩的女官,心里暗暗将人高看几分。她心里想着,一会儿要和太太说上一声,这位能让淑妃派到娘家送年礼的女官,唐家最好能与她好好相处,才是对唐家与淑妃娘娘都好。
    能够在丈夫去世之后,带着儿子撑起一个家的女人,一个婆子能看出的事儿,唐太太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只凭淑妃能让这个小女官来家中送年礼,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因此刚一见宝钗,就笑容满面的问起了淑妃在宫里的起居来。
    宝钗自然是说得各种好,就是三皇子,也是孝顺贴心,淑妃在宫里是各种舒心。唐太太摇头叹道:“哪儿能尽如人意,这宫里的艰难,我们还是知道的。”
    宝钗就有些赫然:“娘娘不愿意让家里担心。”
    唐太太了解地点点头:“娘娘总是这样。好在现在立儿已经大了些,再过几年就好了。”
    宝钗也就顺着问起了唐家的日常,好备着回宫后淑妃问起。说得更多的,就是唐少爷唐立的求学情况,还有就是准备什么时候下场春闱。说起了自己骄傲的儿子,唐太太的话就滔滔不绝,算得上是宾主尽欢。
    拿了唐太太亲自递上的红封,宝钗与秋兰一起出了唐府。宝钗问秋兰道:“还有些时候,你要不要回家看一眼?”
    秋兰有些不敢置信地看了宝钗一眼:“能行吗?”
    宝钗笑了笑,有什么不行的?能从宫里出来,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回去,不带违反宫规的东西进出也就行了。秋兰还有些懊恼:“若是早知道可以回家,奴婢就该把自己的份例带些出来。”
    宝钗少不得震慑她一句:“宫里的东西是能随便拿到外面的?”
    秋兰就吐了吐舌头:“奴婢知道了。能回去看一眼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宝钗点点头:“知道就好。”就吩咐了车子向着秋兰家里走去。秋兰家在南城,车子走了近一个时辰才到。宝钗并没有下车,只把唐家给自己的红封递给秋兰:“给你父母吧。”
    此时秋兰已经顾不得与宝钗客气,自己乐呵呵地跳下了车。宝钗自己坐在车子里,想都没想自己是可以去薛家老宅看一下。等着秋兰一脸笑容地从自己家的胡同出来,宝钗还是保持着自己的坐姿。
    “女官?”秋兰在车子重新上路之后,见宝钗仍然没有说话,少不得小心地叫了一声。
    宝钗听见了,对秋兰只说了一句:“回去了不要张扬,不要与你那些姐妹们说出去。”
    秋兰是受过教训的,自然忙不迭地点头:“您放心吧,奴婢现在和那些人已经不大来往了。”
    “那倒也不必,只要你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就好。”宝钗也不是非得让秋兰成为孤家寡人,那是人家皇帝才该做的事。秋兰也就兴冲冲地和宝钗说起自己家里的变化来。
    对秋兰家里的变化,宝钗心里还是替她高兴的,只是这样的高兴,只能在车上展现,一进了宫门,笑容就要收敛起来,欢喜也只能放在心底。
    “舅太太身子好,少爷读书也用心,说是明年就要参加春闱呢。”宝钗这样对着淑妃报告自己在唐家得到的消息。
    淑妃听了自己娘家的消息,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嫂子这些年的苦也算是熬出头了。立儿这个孩子,还是心思重了些。”
    宝钗忙道:“这也是表少爷一片孝心,想着为舅太太分忧。”
    淑妃便叹了一声:“何止是为了嫂子,又何止为了唐家。”这话里的感慨,竟与唐太太那一声叹息相合。宝钗也为她们姑嫂之情所感:“娘娘与唐太太感情真好。”
    碧桃在旁边也点头:“可不是,娘娘出阁前就与舅太太处得好。等家里出了事,也亏得有娘娘与圣人照顾着,才没让那些旁支的得了逞。”
    这大概就有些唐家的家丑在里面,宝钗也只好道:“好在唐少爷是个争气的。”
    淑妃听她小小年纪如此感慨,少不得笑道:“你又怎么知道他争不争气?”
    宝钗有意缓和屋里的气氛,故意道:“这有什么不知道的。人都说一举成名天下知,唐少爷小小年纪就中了举人,天下人都知道呢,还不算争气?就说奴婢那个哥哥,也算是念了几年的书了,别说是举人,秀才也不知道中没中一个呢。说来比唐少爷还大一岁。”
    “正是呢,今日你们出宫,多难得的机会,怎么没回你家里看一看?”碧桃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宝钗只管摇头:“我只让秋兰回家看了一眼,自己倒没回去。左右家里也没有人,不过是几个看房子的奴才在。还不如让秋兰回家看看,即全了她的心,也好让外头的人知道,贵人们都是仁善的。”
    淑妃也就点了头:“你想得也对。等什么时候你家里人进京了,找个机会再见就是了。对了,那个林家的姐儿可是要进京了。”
    她说的平静,宝钗听了却是大骇:“怎么进京了?不是林老爷的身子好得很吗?可是林家出了什么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