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同样是一个发生在津门的故事,讲述了地下工作者和日本人之间的斗争。
三十集的长度,六百万的投资,情节紧张刺激,悬念迭出。
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等到《潜伏》的宣传告一段落,这部剧集就可以开始筹备了,有了拍摄《潜伏》的经验,相信这部剧集的问题不大。
《潜伏》的成功证明了林子轩在电视剧领域依旧保持着领先。
新闻媒体在报道的时候没有忘记提到这位幕后大老板。
在去年金莺奖的颁奖典礼上,林子轩出了风头,受到媒体的关注。
这一次,或许觉得“金牌制作人”已经不足以形容林子轩在电视剧行业取得的成果,有媒体认为林子轩是国内电视剧行业的“传奇制作人”。
这有点夸张了,是某些媒体吸引读者眼球故意制造的噱头。
就算媒体这么称呼,林子轩也不会承认。
《潜伏》剧组的主创人员在各大城市宣传,回到京城后林子轩请他们吃饭。
主要是庆贺一下,这部电视剧里的大明星说起来只有王志文和俞飞鸿,在这部剧播出后,走红的不仅是闫昵,还有其他的配角。
不能说大红大紫,至少在影视圈有了知名度,到其他剧组会受到重视。
其中收获最大的还是闫昵,她从一个龙套一下子晋升到了一线明星,虽然还不太稳,但位置的确在哪儿了。
这和当初葛优演了《编辑部的故事》差不多,突然就红遍了全国。
明星等级的划分一般是按照知名度、代表作和片酬来算,片酬是最为量化的标准,也是演员知名度的体现。
你没有知名度和代表作,不被观众认可,制片方不会给你高片酬。
如今闫昵的片酬从出演《潜伏》时候的三千一集上涨到九千一集。
这是市场的正常反应,由市场来决定你的价值。
第四百三十四章 水土不服
三月底,一位四十多岁的香港电影人来到京城。
此人叫做江至强,香港桉乐影片公司的总裁,在香港有自己的院线,老牌的电影制作人。
他受台湾电影人徐立公的托付,来京城和林子轩洽谈《卧虎藏龙》的拍片事宜。
徐立公虽然中风住院,却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知道林子轩和李桉达成了共识,不过这件事在操作上有些困难。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金融行业低迷不振。
想要顺利筹措到拍片所需的资金,需要在香港找到一位有实力的担保人,这个人最好身在电影圈,熟悉好莱坞电影的运作。
江至强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一位电影制片人,创立了桉乐影片公司。
桉乐公司旗下的院线以上映西方电影为主,代理发行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影片。
江至强熟悉好莱坞的运作模式,在香港的电影圈有一定的名气,是合适的人选。
徐立公没办法亲自制作《卧虎藏龙》,便拜托给了江至强,一个是筹集资金,还有帮助李桉打理拍片之外的事务。
他对内地的电影工业没什么信心,或者说他不认为内地的电影公司有能力制作这种大片。
电影工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一部电影从筹备到制作发行的整个过程。
内地的电影公司没有这种经验,电影不是拍出来就行的,它还要卖到全世界,怎么卖,卖给谁,需要一个有经验的老手操作。
江至强对李桉这个人很有兴趣。
香港电影人一直想在好莱坞打开局面,不少大导演和大明星在香港取得成功后,往往会转战好莱坞,有人成功了,但大多数人都水土不服。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好莱坞是白人掌控的世界,亚裔不受重视,没有好机会。
在香港或许是大明星,到了好莱坞照样要演配角。
另一方面是因为不熟悉美国的文化,在美国拍片,观众是美国人,他们的观影习惯和华人不同,要了解美国的文化,才能拍出卖座的电影。
如果仍然坚持在香港的那一套,美国观众刚开始或许觉得新鲜,看多了也就腻了。
这就是水土不服,没有搞清楚美国观众到底想看什么。
从目前来看,李桉在这方面做的相当不错,拍的西片迎合了西方观众的口味,成功打入了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圈子。
江至强想和李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他愿意接手《卧虎藏龙》的主要原因。
这次来京城,他不光是来谈电影,还要看看好梦公司的根底。
港台电影人对内地的影视行业了解不多,他们来内地拍戏,是和国有电影制片厂合作,内地的民营影视公司听起来不是那么靠谱。
谈判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好梦公司只是个空壳子,没实力,他不会来趟这趟浑水。
林子轩让人到机场接机,并安排好酒店。
江至强是徐立公和李桉的代表,这表明《卧虎藏龙》这部影片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谈判之前,林子轩带着江至强参观了好梦公司,向他介绍了公司大致的情况。
这是为了证明好梦公司有能力在电影制作中起到主导的作用。
“《小城之春》?那部拿了威尼斯金狮奖的影片?”江至强诧异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