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材料不全面,省厅的材料更不全面,之前看的只是大概情况,即将送到的才是第一手和最全面的材料。
深夜11点27分,六起命案的材料和另外九起普通案件的材料相继送到。
韩博等人关上会议室门,一个案子一个案子研究起来。
“01.05案,被害人叫张天桂,原来开过饭店,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后来染上毒瘾,长期吸毒,三次被强戒。为筹建毒资,倾家荡产,日子过不下去,妻子带着孩子跑了,他流落街头,成了一个流浪汉。”
葛正建把刚复印的黑白照片贴到白黑板上,再次看看材料,介绍道:“去年1月5日下午3时15分许,一个农民在东萍市第二职业中学后面的荒山上发现张天桂尸体,城东分局立即出警,发现死者头部遭到过重击,很明显的钝器伤,脑浆都流出来了。现场勘查发现一块板砖,上面有死者的血迹,专案组结合死者头部的伤痕及现场环境判定板砖为凶器。技术民警在现场同时发现一盒火柴,火柴上印有一个饭店的名称,这盒火柴最终成为案件侦破的关键……”
办案人员顺藤摸瓜找到那家饭店,从饭店老板家中的一件衣服上检出血迹。
东萍市局把血衣送往省厅刑技中心做DNA鉴定,发现血迹中的DNA与死者完全吻合。随着调查深入,掌握的外围证据越来越多,发现该饭店老板同样吸毒,并与被害人发生过矛盾。
苗文韬举起一张现场照片,凝重地说:“板砖上没提取到指纹,可见凶手很可能是戴手套作案的。现场没提取到足迹,说明凶手很小心。一个具有一定反侦查意识的人,怎么会把火柴遗留在现场,沾有死者血迹的衣服又怎么可能不尽快处理掉?”
“而且这一大块血迹也很可疑。”
法医老方紧盯着另一张照片,紧皱着眉头说:“如果血是喷出来或甩溅到身上的,应该呈斑点状,应该有多处血迹,而这件外套上只有一小块,很难想象会在什么情况造成这样的形状。”
嫌疑人饭店订制的火柴出现在案发现场,嫌疑人的外套上有被害人的血,嫌疑人说不清案发当晚在什么地方,提供不了不在场证明,嫌疑人跟被害人曾因购买毒品与被害人发生过矛盾……
既有直接证据,也有外围证据,这个案子真是铁案。
如果嫌疑人是冤枉的,如果真有人栽赃嫁祸,那么,南云那起冤案测谎仪是“帮凶”,这起冤案DNA技术一样是“帮凶”。
仪器也好,技术也罢,全是死的,完全在于怎么运用。
韩博深吸一口气,抬头道:“小葛,下一起。”
第631章 “劳师动众”
宋副局长再次赶到局里已是上午9点,会议室已人去楼空。
“老应,我宋文,韩处长他们夜里几点回的宾馆,这会儿是不是在休息?”昨晚没来得及,今天一早向局长汇报。省厅来人,不能不当回事,局长中午正好有时间,准备见一面,一起吃顿饭。宋局走出空荡荡的会议室,拨通刑侦支队长手机。
“宋局,他们3点多回宾馆的,我刚从宾馆出来,准备陪他们吃早饭,结果服务员说他们6点就出去了。”
“去哪儿?”
“老田说韩处、周支队、费主任、小倪在萍光宾馆,退了房,把行李全拿过去了。苗文韬、方科长、余科长和大案要案处的小葛不在,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
“他们去萍光宾馆干什么?”对这个名不经正传的小宾馆,宋局依稀有点印象,在郊区,离第一看守所不远。
大过年跑过来调研,而且调研得是很不靠谱的测谎。
本来今天还能休息一天,他们一来别想休息了,应支队心里多少有点意见,探头看看前面路口,靠在车窗边苦笑道:“江省来的周支队和那个小倪昨晚不是去过看守所吗,那么多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接待室没她们合适的,从看守所出来时看见萍光宾馆,进去看看,觉得二楼挺合适,就把二楼全包下来了。”
搞科研,验证测谎到底准不准,在哪儿测不是测,要求还挺高,真是有钱没地方花!
宋局暗暗腹诽了一句,不动声色问:“谁安排的?”
“薛辉安排的,他们说是有科研经费,到我们东萍来调研难道真能让他们掏钱?春节期间没什么人住旅馆,萍光宾馆位置偏僻,房间费用本来就不高,薛辉私下问了问经理,发现包一两天花不了多少钱,就没让他们掏。”
郊区的宾馆自然无法跟市区的宾馆相提并论。
在宋局看来花点钱是小事,安全问题是大事,微皱着眉头说:“他们是不是打算把嫌疑人从看守所提出来,带到宾馆去测谎?”
“宋局,我担心的就是这个,提18个嫌犯,不光从‘一看’提,还要从县局看守所提两个,大多是重犯,其中有两个死囚,要是出事谁负责?老田一夜没睡好,刚把一切安排妥当,我不太放心,所以要去看看。”
监管支队是管看守所的,正副支队长全在,再加上刑侦支队长,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会不会出问题放一边,关键这件事搞得太离谱!
把死囚提出看守所,这不符合相关规定,什么叫死囚,死囚意味着已经宣判了,不只是公安机关看押的罪犯,检察院和法院都有权过问。
宋局越想越不对劲,再三叮嘱绝对不能出事,回到办公室拨通领导手机,向市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孟卫东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