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6页
    “我也很奇怪,为什么罗宾汉会突然出现?”
    苏诚问:“你怀疑罗宾汉是假的?”
    红魔道:“雇主不需要撒谎,他有我想要东西,我无所谓罗宾汉是谁。好了,我要乘坐的士了,去虾米银行用中文怎么说?”
    “麻烦你带我去红灯区。”
    “麻烦你带我去红灯区……谢谢。”红魔挂电话。
    苏诚对左罗道:“我说了不会帮忙。我们都有各自职业情操。”
    接电话的白雪放下电话,道:“队长,国际高中连续两周发生意外,由于国际高中有不少外交人员子弟,案件转交给我们。”
    “意外就不要转交了吧?”
    白雪道:“刑警队有些怀疑,但是国际高中非富即贵,而且很多外交人员的孩子在其中就读。在没有一定证据情况下,办案受限。”
    左罗道:“受限十有八九是语言问题。”
    国际高中并不全教汉语,部分只学母语,深造其他国家语言。英语是国际高中的通用语言,刘默的女儿刘晶晶就在国际高中就读。
    左罗拨打电话:“嫂子啊,我左罗……晶晶有空吗?晚上一起吃个饭?恩……公事……好,谢谢嫂子。”
    苏诚一边道:“有事就嫂子,没事就没想起过。这是情商低的一个比较致命的问题,还好,刘默老婆应该早知道你这性格。”
    “就你话多……晚上七点,苏诚你和我去吃晚饭。方凌,去刑警队转卷宗。宋凯,你进入国际高中网络,查一些你认为有意思的东西。白雪,你去刑警队物证组转物证。”
    苏诚问:“为什么不直接去国际高中?这可不左罗。”
    左罗道:“目前定性为意外,学校不会破坏自己声誉,会督导老师和学生不要乱说话。事情已经发生,学校人员密集,现场肯定已经没有价值。我们从侧面先了解情况,有利我们侦探。这也叫走访,知道吗?”
    “不错不错,这次想法得加分。”苏诚道:“不过,六点我就下班了。”
    左罗道:“请你吃大龙虾,你还矫情回去吃小龙虾,不知好歹。”
    “行,我去。”大龙虾,一斤好几百块,在国外,大龙虾不是很贵,比如波士顿大龙虾,超市一斤半是六美元,而且只能捕捞超过一磅的龙虾,不用担心吃到小的。至于为什么国内龙虾这么贵,十有八九还是吃货多,搞的苏诚到A市也吃不起大龙虾,只能啃小龙虾。话说,全球只有国内能逼的小龙虾生存还得依靠人工养殖……
    ……
    下午四点,左罗叫上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的苏诚:“走。”
    “才四点。”
    “晶晶手机打不通,嫂子让我们直接去校门口接她。”
    ……
    国际高中一听起来相当高大上,实际是确实高大上,A市第一国际高中不是有钱就能进的,当然没钱也是进不去的。
    招收标准比较奇怪,第一项标准叫尖子,比如有一科目被认可为尖子,其他科目是垃圾,也可以进。第二项标准社会实践,这个社会实践不是父母填表做出来的社会实践,而是学生在初中期间参与的社会活动。简单诸如A慈善义工,环境义工,野生动物义工等,也可以加入电视一台还有A报,成为一名街头调查小记者。不管怎么说,你必须有社会实践,有参与到社会中,而不是埋头苦读的学霸。(闽高考后哀鸿遍野,今年400多就能上一本,往年六百多。为什么呢?据说因为阅历在考试上很重要。)
    进入国际高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旅行。学生在初中期间,出国或者国内旅行,对人文,文化,风俗,民族,历史等进行了解,整理成游记,也符合第二项社会实践标准。
    国际高中可选择参加高考,或者不参加,毕业后去向也很多,有国内上大学,本地上大学,出国留学或者辍学。国际高中的毕业推荐信是非常重要,A大和国外很多知名大学对国际高中的推荐信支持度非常高。
    和普通高中不同的是,英语是国际高中的必修课,考取国际高中就要参加英语速成班,速成班都在国外,学费不菲。英语速成班是暑期加高一上半年,什么都不学,就学语言。如果本身已经熟悉语言,可以选择其他语言作为必修语言。曾经有一位美国佬说汉语是全世界最反人类的语言,他英语没问题,自认为汉语也熟悉,于是报了汉语,结果高一寒假前考试,挂科,一个寒假苦修,再挂科。按照校规,留级,明年七月重新进修汉语,再挂科。一共用了两年的时间,总算是汉语及格。汉语及格后,他就收回汉语反人类的说法,开始赞美汉语的美丽和简单,将一个个懵懂的学妹和学弟坑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汉语简单吗?去看看美国高中汉语考试,会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X国人,比如出淤泥而不染的反义词是什么?有学霸给出答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另外还有羁绊的反义词,学霸说,羁绊在汉语中是约束的意思,而不是现在被日剧影响认为的牵挂和缘分,可以说是翻译组毁掉了羁绊这词。还有用见方造句,学霸说,见方是估量词,比如我家的田地有一亩见方。似乎是我们自己对汉语了解不深,熟悉汉语口语,但对本身文化性了解不深。据说老外在国内考英语也是烂的一塌糊涂,比如扬州大学外教在做其省高考卷子时,扣除听力一百满分情况下,只考了73分。他抓狂当场。或者可以这么说,出题的人本身对语言文化并不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