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5页
    秦王嬴稷笑容不改,道:“黄公小觑了寡人与武安君,寡人与武安君岂能容让魏军、韩军肆意捡便宜?”
    黄歇躬身道:“秦王是周朝以来功业最高的国君,贵国武安君又是华夏族震古烁今的名将,外臣心中对两位万分崇敬,岂敢有小觑之意!外臣仅是希望秦王能慎重权衡此次攻楚之利弊,莫要被驽犬之国钻了空子!”
    嬴稷微微笑着,一字一顿的道:“大秦兵强国富,不惧任何弊害。”
    黄歇低着头,牙齿啮咬嘴唇。
    嬴稷又道:“然大秦本非黩武好战之邦,倘若楚王当真诚心与大秦结盟,寡人倒也乐意使两国减免兵戈。”
    黄歇心弦一振,连忙道:“楚王自然是诚心与秦国结盟!”
    嬴稷道:“黄公回去转告楚王,便说寡人可以与楚国结盟,但寡人有个条件,楚王须遣太子入秦为质。”
    黄歇愕然。
    嬴稷笑道:“三晋与大秦积怨极深,而楚国对大秦仇恨更甚。三年前,大秦伐魏,江旁原楚民乘隙反秦,楚王便顺势夺回了些许故土,寡人虽不稀罕那偏远弹丸之地,却深感楚人心机险恶。楚王若不以太子为质,寡人实难信任楚王的亲秦之心。”
    黄歇深吸一气,作揖道:“待外臣回国禀明楚王。”
    于是秦王嬴稷给了黄歇一箱蓝田玉,让黄歇回楚国交给楚王,显示秦国宽宏友善。
    黄歇匆匆赶回陈郢,向楚王熊横呈上秦王的礼物,并说明了秦王的要求。
    熊横鼻子一酸,凄恻太息:“唉!苦了元儿啦!”
    太子元知悉此事,虽内心极度抗拒,却也无可奈何,当即来到王宫,跪在熊横面前道:“大楚国祚至上,儿臣甘愿赴秦为质。”
    熊横心中充满了对爱子的怜惜与不舍,热泪滚滚流下,道:“元儿孝顺懂事,是寡人的好儿子……寡人赐元儿使用熊氏,元儿在秦国,万事保重!”
    太子元也不由得呜咽起来,伏地道:“儿臣不能在父王膝下尽孝,父王更要珍重!”
    熊横哭着颔首:“善……善……”
    是时,黄歇下跪请愿道:“大王,微臣愿跟随太子同去秦国,侍奉太子左右,请大王恩准。”
    熊横道:“好……有黄卿家照顾元儿,寡人也可安心一些……”
    黄歇与太子元一同朝熊横磕了头,两人便去收拾行装。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参考文献:《史记·六国年表》、《史记·春申君列传》。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悲喜
    玉笥山上的一座草房里,智筘坐在一张简陋的书案前,安静的抄写屈平留下的诗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她的眉目艳丽依旧,脸颊的光泽却被经年累月的悲伤与仇恨磨蚀殆尽,徒留黯淡的憔悴。
    她的身形也消瘦了许多,再不似从前那般丰腴窈窕。她握笔的左手骨节分明,就像是干枯的树枝。
    她以左手握笔,只因她的右臂已因重伤而萎缩,落了残疾。
    “屈先生,你是世间最好的君子,却为何活得那样辛苦、又死得那样凄凉……”她抄了几列诗句,不由得双眼垂泪,“我一定要想到法子,为你报仇!”
    忽听“唷”一声马啸,有人策马造访。
    “智侠女,是我。”
    智筘认出宋玉的语声,忙伸袖擦干眼泪,起身去开门。
    宋玉在门外彬彬有礼的作了个揖。
    智筘无法作揖,只躬身回礼,然后将宋玉让进厅中,以椒兰调制的茶汤招待他。
    宋玉给了智筘一袋钱币,智筘辞谢道:“宋先生关照了我多年,如今我身子已复原,虽武艺大减,却也能自力谋生,不可再让宋先生为我破费了。”
    宋玉微笑道:“帮助朋友,焉有破费一说?这些钱你若暂时用不到,便先存放着,免得遇到急事时你措手不及。”
    智筘这才收了,道:“多谢宋先生。”
    宋玉微笑着执碗饮汤。
    智筘的黛眉略略颦蹙,面带忧色的问道:“宋先生此次是从国都而来吧?最近可有什么大事?”
    宋玉眼光倏闪,轻放下陶碗,笑道:“没什么大事。”
    智筘莞尔:“宋先生今日不告诉我,我明日下山一问便知。”
    宋玉了解智筘的脾气,无奈之下只得照实说道:“楚国和秦国结盟了,大王还把太子送入秦国为质。”
    “什么!”智筘左手拍在案上,杏眸怒瞠,“秦贼害死了百万楚人,又焚毁了楚王室的宗庙与陵园,是楚国不共戴天的仇敌!大王岂能与如此仇敌结盟!”
    宋玉低下头,缓缓说道:“楚国若不与秦贼结盟,白起即会领秦、魏、韩三国联军伐楚。大王是为了保全楚国,才忍辱与仇敌为伍。”
    “白起,又是白起!”智筘嘶声嚷道,“楚国君臣,难道一个个都怕了白起吗!一听到白起要打来,竟无一人敢反抗吗!”
    宋玉道:“白起骁勇善战、用兵如神,列国君臣皆惧怕他,谁都不愿与他交锋。此次楚、秦两国结盟之事,乃是黄公尽力说成的,此举能为楚国免去一场兵祸,其实也是幸事。”
    智筘摇着头,泣泪泫然的道:“这分明是侮辱先烈、侮辱国威的懦弱之举!”她目光凄冷的注视宋玉,道:“宋先生曾说过,国事的重担不是我一介女子能承担的,可是楚王也好,楚国的文臣武将也罢,他们又是怎样去承担的?向仇敌乞怜、忍辱偷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