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故隐形、反隐形斗争必将日趋激烈。
;海湾战争表明,精确制导武器(激光制导炸弹、红外跟踪导弹等)
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攻击手段,具有很高的命中率和杀伤力,因而制导与反制
导的斗争又成为电子战的重点领域。
;海湾战争表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高消耗的拼搏。没有先进的、
一定数量的电子战技术装备,就不能取得制电磁权;没有制电磁权,就没有
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就没有海上、地面作战的主动权。
;电子战具备国家总体战略的性质,是一种富有战斗力的作战形式,
是一种能应用到所有规模战斗的武器。电子战集高技术于一身,已引起各国
的高度重视。
;海湾战争表明,情报工作具有战略意义。西方一些军事专家认为,
海湾战争中,最致命、最昂贵的武器不是导弹、战斗机、坦克或战舰,而是
美国部署在该地区的庞大的情报系统。这些情报系统从价值近10 亿美元的情
报立星到车载电子窃听和测向系统,它们对克敌制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科技电子战的威力,使布什对夺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欲知布
什的赌注与决心,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三章战火殃及世界经济
海湾战争灾难多,全球经济遭折磨;
中东国家尤为甚,欧美妄说有快活。
举世注目的海湾战争,给冷战缓和后稍微放晴的世界经济又蒙上恐
怖的阴影,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其中,中东地区的国家和缺乏石油资源的国
家是最大的受害者。
海湾地区,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自从石油
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以来,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就与海湾地区的石油供应
息息相关。海湾地区所产石油主要销往西方国家和日本,这为它们的工农业
和交通运输得以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
表明: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35%,意
大利32%,英国14%,美国21%,西德9%。由此不难看出,西方经济发展
同海湾地区的石油供应和油价波动紧密相关。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从8月1日到8月7
日,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每桶价格从2154美元上涨
到28.31美元;在欧洲现货市场,北海布伦特原油每桶价格从20.5美元升至
28.65美元;中东迪拜原油每桶价格从18.10美元上涨到25.70美元。一周
之内,每桶石油价格上涨了6至8美元,这是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到8月21
日这3种油价分别上涨到29.09美元、29.10美元和26.35美元。到10月10
日,北海布伦特原油每桶价格突破40美元大关。
美国一些报刊曾就此发表评论说;海湾危机使美国成了石油的人质。
如果战争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自由女神手中的火
炬会变得暗淡无光,美国这个安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两亿辆汽车)会因
没油而放慢速度,头号经济大国在战后最长的经济增长之后将可能被拖入衰
退的滦渊。
美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长的后期,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矛盾正在逐步激
化,经受不住大的冲击。
1989年美国个人消费需求已失去强劲增长的势头。
1988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个人消费开支增长3.6%;1989年仅增长1.9
%;1990年情况更差,一季度只增长0.2%,二季度下降0.1%,国内固定
资本投资情况与此相似。
美国经济严重依赖石油。据美国石油协会公布的数字,1989年,美国平
均每天消费石油1719万桶,其中进口石油795.2万桶,约占石油总消费的
46%。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约占美进口石油总量的25%。1990年上半年,美
国每天进口石油842.5万桶,占美石油总消费量的50%,其中25%来自海湾
地区,因此石油涨价要使美多付出巨额开支。然而,美国正苦干双赤字
(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的拖累,无论在财政上还是在金融上都没有多大的
回旋余地。在这种情况下,因爆发海湾战争而出现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
无疑将是沉重打击。
海湾危机也给西欧国家石油供应造成威胁。除英国和挪威外,西欧大多
数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很大,国际能源组织中有17个西欧国家从海湾地区
进口石油,占其总供应量的24%以上。欧共体12个国家1989年从伊拉克和
科威特进口石油4350万吨。联合国对伊科实行禁运后,石油涨价,很多国
家的炼油厂开工不足,不得不解雇工人。据估算,每桶石油价格上涨10 美元,
西欧经济的增长速度就将放慢半个百分点。
对于那些在海湾危机爆发前经济已呈现不景气的西欧国家来说,油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