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那番话后,郭瑾亦跟着回味了一阵儿。
恼他吗?自然是有的。可这个恼怒,仅限于得知实情的当晚。
再不济,在策马奔腾帮她分析过后,她就该解气了。她本就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就算是恼了,这个程度也是极浅的,并不足以支撑起她这几日的反常行为。
郭瑾透过虚掩的纱帘,静静遥望着阳翟的方向。
她大概只是想借着这个由头,强化自己离开此地的决心吧?
否则她又该如何劝解自己离开这群可爱的人,甚至……离开他呢?
·
目送着白衣灼灼的端雅少年登上马车,郭嘉只觉心中微涩,正要强迫自己回身进门,谁知本该头也不回便驱马离开的少年竟蓦地侧首来瞧。
两人的视线险些相对,郭嘉眼疾手快地隐到柳树一侧,心中更是如擂鼓狂跳。他突然希望自己应该躲得慢一些,这样没准儿他便能瞧见自己,或许他会选择留下来……
直到马蹄声再度响起,郭嘉透过纷扬的柳条向门外遥遥望去,他还是走了。
郭嘉慢悠悠行到鸟笼旁,手指轻轻点上鹦鹉的软绒肚皮,笼中的小家伙扑腾几下,似乎得了命令,顺利将昨夜新学的词汇喊出声来。
“我错了……我错了”
突然就轻笑出声。你看啊,昨夜他还在想方设法,他还在咨询着二郎与戏志才的意见,问他们怎样才能哄阿瑾消气,思来想去还是寄希望于眼前的小鹦鹉。可今日晨起时,他却瞧见对方正在专心致志地收拾行装。
就连那把旧琴都带上了,又怎会是须臾几天便回呢?
他突然就很害怕面对这种辞别的场景,所以他找来二郎,与他串通装醉,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能坦然接受如今的结果。
郭嘉冲着笼中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可怜道:“不必说了,他已经走了。”
“这样也好,两不牵挂,省得叫人日日忧心。”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手速太渣,以后会尽力存稿的!
感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第23章 京师偶遇
一路颠簸多日, 郭瑾一行终是赶在三月的尾巴抵达雒阳城内。
京师之地气势雄伟,城中更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郭瑾自窗外收回视线, 随之扫过对面闭目养神的两位青年。
荀彧一身苍青色儒袍,形若由夷、气胜幽檀,仿佛是饮月华琼浆而生, 君子如玉大抵便是用来形容他的吧?
正想着,荀彧身侧的短须男子恰睁眼瞧过。郭瑾猝不及防与那人对视,只微顿了片刻, 便冲对方颔首笑笑。
荀攸端地板板正正,见她率先示好, 亦随着点头示意。
观察着对面玄冠赤袍的严肃男人, 郭瑾暗自咂舌。她险些忘了, 荀攸是不爱笑的,甚至平日里总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深沉模样。
如果这幅表情出现在别人脸上, 那她一定会杠精地质疑几句。可对方是被称作“谋主”大人的荀攸啊,郭瑾觉得自己非但不配评论, 她甚至还有股提前抱住金大腿的冲动。
郭瑾:大神,带带我!
据说此次荀氏叔侄进京赴任,皆是受了朝廷的征召, 暂且不论这一举动到底有何目的,荀彧叔侄同时接受了任命,并即刻持“公传”赴京的事情, 其实更值得考究一番。
毕竟桓灵二帝期间,两次针对士人的党锢之祸对颍川荀氏而言,可以说是打击惨重。
“神君”荀淑急流勇退,隐世不出, 保全家族;荀昱被杀,荀昙禁锢终生;荀氏八龙之一的荀爽更是自此避祸多年,行踪不定。
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灵帝昏聩、奸佞横行,东汉已是强弩之末,多少名士硕儒只求守节避世、明哲保身。如此时候,怎么看也不该是个入世的良机?
荀彧不知何时亦睁开双眼,见她模样愣怔,不由地垂眸轻笑。郭瑾被他的笑声惊醒,面色微红,正要胡乱扯些什么转移荀彧的注意。
谁知本是端坐如松的青年蓦地倾身上前,郭瑾不自觉向后缩去,一时弱小可怜又无助,荀彧压抑着眸中的盈盈笑意,修长手指刮过她的脸颊,轻轻揩去她面上粘住的米粒。
就挺突然的?
许是这番互动扎了荀攸的眼睛,男子肃容清咳,活跃氛围道:“方今浊世,下民贫弱,叔父与小郎君以为,君子当以何为?”
郭瑾:“……”
大佬归大佬,请不要随随便便就给人出难题啊喂!
荀彧垂袖端坐,敛眉出声道:“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
郭瑾微微挑眉,孔子的这句话,直接点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点,放到现代来看,似乎也并不过时。
见他二人洗耳恭听,荀彧继续道:“汉室衰微、社稷倾颓,阉官势炽、饿狼环伺,彧不过寻常文士耳,虽恐力不能及,然兴礼乐、正纲纪,芟夷鲸鲵之心却日不敢忘。”
害,果真是个忠心汉室的真挚Boy。
郭瑾觉得,自己就是缺少社会的毒打。瞧瞧人家的觉悟,现在的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出人头地,无论是苦心孤诣研究曲辕犁,还是费心费力结交名士,皆是服务于这个庸俗的宗旨。
荀攸到底年长,闻声,开口叹息道:“叔父拳拳之心,攸甚慕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