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以来,打仗都是攻城略地。
只要占据了一个县城的城池,那么便默认占领了一个县城。
却不想这大华的主公就是个奇葩,完全不按套路来。
人家不要城池,只要人口和土地。
所谓的城池对于那位主公来说,完全就是个累赘。
掌门人终于忍不住了,问:“城里的人难道没有意见吗?”
要知道大华的种田计划实行的如火如荼,除了城门口用来攻城的地方之外,其余的全部开垦成为了田地。
不需要多久,只需要一个月左右,城池里面的人在城头上往外眺望,看到的肯定是一片翠绿。
那军人笑了一声,说:“他们能有什么意见?”
这个回答有些牛头不对马嘴,可是掌门人却不再过问了。
因为他知道城池里的人有意见又怎么样?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只能忍着憋着。
事实正如掌门人所想的那样,县城里面还没有离开的人早就知道了城外的情况。
可是他们看到一个个庞大的机械走过,原本的荒地变为了田地。又看到浑浊的水从远方涌来,浸湿了土地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闭上了嘴巴。
有一句话说的好,未知是可怕的。
那些人并不知道大华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因此连个屁都不敢放。
最重要的是他们县城里没有多少人了,上上下下加起来不过1000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想反抗都反抗不了。
悄悄的说一句,夜深人静之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松了一口气。
不攻打县城好啊!他们仍然能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唯一可惜的就是人都跑光了,现在的日子过的有些无聊。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县令想要把这些消息传出去。
可是看到围绕在城池四周,密密麻麻的军队后,默默的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真的写了一封信让人带出去,那个人能够走出大华的包围圈吗?
如果一不小心被人发现了,那大华的军队过来攻城怎么办?
城池中的人越来越少了,斗不过的。
更何况留在这里的人不是有家底的,就是有家底的属下们。
除了士兵和护卫外,能够作战的人屈指可数。
即使有士兵和护卫在,想要打赢大华也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没有一点机会的问题。
说老实话,他们虽然是县令,也是怕死的人。
更怕断子绝孙,无人送终。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谨慎小心为好。
所以清平郡的马太守并不知道,自己并不仅仅是丢了三个县城,而是增加到了七八个之多。
一个郡县又能有多少县城呢?10个到20个左右。
清平郡不大也不小,刚好15个县城。
也就是说,整个清平郡,马太守占了一半,云清流占了一半。
认真算起来,云清流比马太守更有优势。
因为云清流能够在自己的地盘内为所欲为,而马太守能够控制的就是自己所在的那个县城。
至于其他的地方,则如地狱一般,到处都是白骨,到处都是枯瘦如柴的灾民。
说起马太守,不如来看看他的近况。
事实上,最近马太守的日子一点也不好。
天灾**一起来不说,上面也不知道管一下。
现在可好?
要粮食没粮食。
要军队没军队。
他除了关闭城门,把所有的流民阻挡在外,别无他法。
马太守知道有人会说他冷酷无情,可是他也是真的没有办法。
如果让流民闯进城池之中,那么他们会为了粮食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
那样的话,城池之中的居民将会不得安生。
好日子还过得成吗?
至于赈灾是不可能赈灾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自己手里的粮食也只够自己和家人吃的,养着手底下的人都难,更何况是给别人。
很久之前,马太守就写了几封奏章,派人送了上去。
上面虽然写了很多字,可是具体的含义只有两个字,哭穷。
无论是粮食也好,军队也罢,总要来那么一点人或者东西。
不然再这样下去的话,他小命不保。
可是不管是天灾也好,有人起义也罢,又或者流民工程。
朝廷那边根本就不带管的,很久都没有传个消息过来。
即使是他派系中的大佬,也仿佛把他当成了一个弃子,一点理会的意思也没有。
这种种情况表明,事情有些不妙。
因此现在的马太守暴跳如雷,脸上焦急一片。
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不保证自己会继续留在城池里,而不是弃城而逃。
另一边,霍其坤等人越走越是惊讶。
甚至有人跑到田地里,碰了碰那些绿色的庄稼。
看到别人看过来,他不太好意思的说:“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还以为是幻觉。”
听到这样的话后,其他人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事实上,他们何尝不是第一次看到呢?
密密麻麻的庄稼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一眼望不到头。
人们所能看见的,只有这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震慑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