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觉得这些时间活得憋屈,甚至在媳妇面前也有些气虚。
敏锐的嗅觉让她察觉,这是她正名的好时机。
贾母是个果决之人,即刻给自己的闺蜜,以及贵妇圈的朋友下帖子。
借口是现成的,荣府的莲花开了,请客赏莲花。
这一日宴会很成功。
贾母下了帖子的人家基本都参加了。
贾母向各位闺阁密友求助:幼子贾政在宛平代理知县,需要筹集赈灾款项,希望诸位婶娘援手。
贾母还讲明,接受银钱、粮食、药材三种物品。
如今是夏日,衣物还不是那么紧缺。
贾母也很狡黠。
她言明,今日不收实物,只需要大家写明愿意捐赠什么东西,明日荣府派人上门收取。
贾母还明言,凡是捐赠千两以上的人员名单,宛平县衙会刻立功德碑,留在县衙门口,供人观瞻敬仰。
大家心理高兴,却说无所谓。
然后,北静王妃带头写道:捐赠白银一万两。
大米五百石。
这一个头一开,后面的人至少也要上千两才好意思。
小花精在书桌前替人磨墨。
无论谁捐赠多少,她都会向人作揖致谢。
贾母给众人介绍说:“这是我老二的长子,珠儿。”
贾珠如今也没张开,眉眼跟元春八分像。
再者,他们两人都很少出门。
这些妇人根本没有怀疑有人假冒。
北静王妃闻听是贾珠,还特特拉着元春说了半天话:“只听说是个机灵的孩子,没想到生得这样俊俏。”
这一日的收获很不错。
贾母拢共请了十八位诰命夫人进府,收到了账簿余额是八万五千两。
这中间,四家郡王府都是一万。
宁府杨氏婆媳也给一万。
王子腾夫人也是一万两。
其余十二家拢共凑了二万五千。
再有药材无数,米粮一千五百一石。
这是很不错的成绩。
贾母没想到大家这么慷慨。
高兴之余一再表示,请大家有事尽管开口。
翌日,荣府这里还没派人上门,各家各户的管家都上门。
按照昨日捐赠的数目一子不少。
至于捐赠功德碑,贾母承诺等灾情过去,就刻字立碑。
这个事情大家都能理解。
如今百姓嗷嗷待哺,要抗旱救灾,哪里有时间立碑呢。
这边贾代善给嘉和帝上折子,要亲自押送粮草去宛平。
灾荒年间出强梁,不能让人把救灾的粮食抢了。
京都地面不光有大兴宛平的灾民,还有漠北与江南的流民,弄不好就要聚众抢劫。
嘉和帝自然不会阻拦臣子尽忠。
贾代善贾母,再有小花精贾瑚贾琏,带着府里的斥候,浩浩荡荡去了宛平。
还别说,一路上遇见许多的流民围攻。
荣府早有准备,小包小包的大米,麦面,甚至馒头丢下去。
流民疯抢,车队便飞奔而过。
然后,后面的流民,吃了馒头,有了力气,竟然追着车屁股跑。
跑着跑着,竟然没少,越来越多。
贾母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攒动,只是担忧:“这都给老二招去,如何得了?”
小花精看着祖父:“应该还有没遭灾的地方吧?”
贾代善颔首:“湖广河南没有遭灾,祖父已经派人前去购粮。”
小花精笑道:“那就让他们跟着呗,到时候,让父亲给他们安排差事,修建沟渠,清理淤泥,每日三餐管吃饱,他们应该很乐意。”
贾瑚颔首:“这个法子很不错。”
贾琏扁嘴:“操那心做甚。
元儿妹妹,宛平好玩不好玩?”
贾代善在贾琏额上狠狠一弹。
然后,在小花精头上揉揉,心里遗憾,这两小子咋不换一下。
赖大颠颠的前来报信。
贾政这里焦头烂额,巴望着京都的回音。
忽听爹妈儿女都来了,感动的差点哭了。
他忙叨叨跑出衙门来迎接,顿时傻了眼。
衙役只说有粮食,再没想到还有一个大车队。
贾政亲自搀扶贾代善贾母。
贾代善就在车辕上,自己个就蹦跶下去了。
贾母被搀扶下来,伸手就摸贾政的脸:“哎哟,我的儿,你这半年不见竟然老成这个样?”
贾政胡子拉渣,陡然老了十岁的模样。
贾代善一看贾政黑瘦黑瘦,觉得比从前粉面桃腮顺眼多了。
贾代善骂道:“婆婆妈妈干甚,快点让人出来清点登记粮草数目。
这些都是你叔伯们的爱心,不能错一点。”
如今宛平的书院都停课了。
贾政便吩咐衙役们:“去三家书院通知先生还有没有散去的学子,让他们前来衙门帮忙赈灾,没有月例,供应三餐。”
衙役问道:“他们不干怎么办?强行拘押?”
这些先生家里不缺吃穿。
贾政如今也有些彪性:“就说不相想干的人,书院搬出宛平县。”
这话一出,谁敢不来。
贾代善心里停当多了。
一方父母,就要有这个尿性。
不然,当不好一把手。
三家书院,拢共十位先生,加上家在附近的学生也来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