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7页
    谭米雪所拥有的、令人称羡的、值得骄傲的一切都源于父母,但现在,这一切都处在悬崖边缘,她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哪里敢像平时那样撒娇耍赖,只能老老实实的跟陈安娜一起离开病房。
    到底是捧在手心里养育了十八年的宝贝女儿,陈安娜很是心疼,不由将她搂在怀里,“没事的,不管到什么时候,我都是你的妈妈,你都是我的女儿。”
    这句话显然无法安慰到谭米雪,反而让她清楚的意识到,陈安娜已经默认了两个孩子被调换的事实。
    如何能不认呢,比起谭米雪,于瑾的确更像是谭震和陈安娜的孩子,不说穿也就罢了,如今这一说穿,看身高、看长相、看性格、看智商,于瑾简直是结合了谭震和陈安娜的所有优点。
    不管陈安娜怎么想,谭震是越看于瑾越觉得满意,刚刚陈安娜没有打探出来的消息,他继续打探。
    “你养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普通工人。”
    “你为什么和他们断绝关系?”
    “家里遭贼了,他们觉得是我监守自盗,我一时生气,就从家里跑了出来。”
    “哼,他们是那种人,就以为谁都跟他们一样!你这些年没少受苦吧?”
    虽然谭震此番堪比审问,但于瑾觉得比陈安娜那一套要自在的多,不过她还是没有公然指责养父母,尽可能将自己伪装的善良且重情重义,“谭叔叔,我养父母做的那些事……米雪都跟我说了。”
    谭震愣了一下,叹道,“命运还真是奇妙,难怪我第一眼见你就觉得很亲切。”
    于瑾恶心的伤口都要裂开了,她可记得小说里谭震的态度,对这个流落在外的亲生女儿几乎不闻不问,现在看她有足够的资本和京城那些人较量,就立马换了一副嘴脸,连亲子鉴定都等不及。
    不过,要这么说起来……前女友应该是照着她的性格塑造的谭震和陈安娜。
    就是不知道这对利益至上,无比虚伪的夫妻,是怎么把谭米雪养的这般天真坦荡。
    思及谭米雪,那种莫名的窒息感又涌了上来。
    于瑾真想钻进她的心里看一看。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双更的,又失败了,立个flag,明天一定双更!
    第061章
    为了术后减轻伤口疼痛, 药物中总会含有一定剂量的镇定,故而之后两天,于瑾多数时间都是昏昏沉沉的, 仿佛做了一场漫长的梦。
    第三天早晨, 梁曼宁来看她, 在门口一探头, 没瞧见陈安娜和谭震,顿时自在很多,“听说今天开始能吃东西了, 姥姥熬了粥,让我给你送来。”
    于瑾笑道, “姥姥怎么没来?”
    “她和我一样。”
    言下之意, 姥姥也不愿意见到陈安娜和谭震,那夫妇俩毫不遮掩的轻视, 年近七旬的老人怎么会看不出, 一次两次的,就不爱过来了。
    护工检查了一下粥, 确认可以食用,便帮着摆在餐桌上,又摇起于瑾的病床。
    “怎么样, 伤口还疼吗?”
    “比前两天好多了, 就是有点痒。”
    “那说明是伤口在愈合,快要好了。”梁曼宁说完,忽然想起什么似的, 很兴奋道, “你昨天看电视了没?你现在可是三好学生的代表性人物了。”
    “什么意思?”
    “欸,几点了, 应该有重播,你等一下啊。”
    梁曼宁打开病房里的电视,调到地方台,这会早间新闻刚结束,还在广告当中,“地方台做了一场关于你的特辑报道,可能是收视率太高,隔几个小时就要重播一次。”
    地方电视台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时不时的就要做一场专题特辑,都是白城周遭的大事小情,类如,单身母亲的含辛茹苦,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环卫工人的每个清晨。
    而这一期的主题是白城高中的三好学生,记者从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个角度,带领观众深入了解这名三好学生的种种事迹,不仅采访了白城高中的师生,还播放了那日于瑾的脱稿演讲,以及去年秋季运动会她赢的女子三千米冠军剪辑视频,背景音乐也掩盖不住那响亮的口号声
    公开处刑,不过如此。
    于瑾正觉难堪,画面一转,是一段稍显模糊监控录像。
    电视台为彰显她高尚的品德,没有表明她与谭米雪之间的同学关系,掐头去尾的截取了危急时刻那一幕,并将其称之“见义勇为”,后面还有伊红梅的相关报道,没多少实质性的素材,主要是记者赞扬这段可歌可泣的师生情谊。
    “其实你出车祸那天电视台就要来采访的,前天也来过,死缠烂打的,只是我妈不愿意,他们也说会影响你休息,就给挡了回去。”
    梁曼宁口中的他们自然是陈安娜和谭震。
    于瑾笑了笑,偏过头问她,“老师身体好点了吗?”
    “比前两天能好一些,起码不会一站起来就头晕了。”梁曼宁说完,瞪大眼睛道,“等等,专题报道诶,你就这反应?”
    “嗯?”
    梁曼宁沉默片刻,老气横秋的叹了口气,“也对,你连找到亲生父母这么大的事都很淡定,上个电视而已,算得了什么。”
    这两天以来于瑾始终在输液,今早针刚拔出去,她一面活动着还有些僵硬的手指,一面笑道,“鉴定结果还没出来,现在说亲生父母为时过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