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页
    “叫守门的禁军给小爷开门?”
    “不要,他们会找父皇打小报告。”
    “那你待如何?”
    “我今夜就宿在你府上,明早开宫门再回去。”
    “可使不得!太子彻夜不回东宫,被皇上知道,不仅你挨骂,我更完蛋。”
    “你还是不是本太子的侍读?连这点小事都不愿替小爷分忧!”朱贺霖气乎乎地用指尖戳他胸口,“别推搪,小爷说要留宿,就要留宿,把你的床分一半——不,分三分之二给小爷睡!”
    “我的职责是侍读,又不是侍寝!”苏晏脱口说完,恨不得把舌头吞了。
    “侍——那个什么?你刚说侍什么?”
    “没什么!”
    “分明有什么,小爷我听见了!你再说一遍!”
    “……滚蛋!”
    “胆大包天的东西,敢骂小爷!”朱贺霖倾身过来,毫不留情地掐他腰间痒肉。
    苏晏一边扭身挣扎,一边往座位下滑去。马车猛地一刹,他的前额重重撞在太子肩头,嗷的一声,眼冒金星。
    朱贺霖赶紧把他拉起来查看额头,扬声骂车夫:“怎么驾的车!不要你的狗命了?”
    车厢外,传来车夫告罪的声音:“小爷息怒,是五城兵马司的人马,把我们的马车围了,说要抓刺客。”
    -
    吴名赶在内城门关闭之前逃了进来。
    可供出城的八道外城门紧闭如蚌,整个外城被一队队官兵耙了个遍,不仅道路戒严,在市井间画影图形,张榜悬赏,还逐家逐户搜查,寻找刺客的蛛丝马迹。
    外城住的全是平民百姓,官兵搜查起来毫无阻碍,效率很高。
    吴名暂时出不了城,只得先进入京师内城。
    内城比外城面积大了四倍不止,坊巷纵横,房舍林立,想要一坊一坊搜查彻底,是个极为耗时费力的大工程。更兼遍布许多达官贵人的府邸,园林幽深,适合藏身。吴名打算就在内城躲一阵子,等搜查的势头弱了,再做打算。
    夜色中的漆黑身影,于屋脊之间一闪而没,像只投林枭鸟,飞入一座格外宏阔的高墙大院。
    正门上的匾额黑底鎏金,刻着“豫王府”三个铁画银钩的大字。
    临近后园的一处厢房前,西燕正手持烛火,对着廊下的海棠长吁短叹。时值五月尽,海棠花期已入尾声,凋零花瓣勾起他同病相怜之意,夜不能寐。
    他奉命来献唱,好不容易以歌喉打动主人家,获准暂留王府,镇日里盼望豫王来听他弹琴唱戏,可整整三天,连豫王的一片衣角都没见着。
    王爷这是何意?是他什么地方有失规矩,见罪了贵人?西燕惴惴不安,却又不敢主动谒见,鼓起勇气问了王府下人,被不冷不热地回了句“等着吧,王爷想见你,自会命人来传唤”,他只好继续空等。
    “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西燕化了女妆,披上戏装,在廊下咿咿呀呀地唱起来,心底期盼能有机会被王爷听见,想起府里还有他这么个如花美人。
    吴名此刻正在屋檐上踏瓦而行,被他“呀——”的一声尖细高腔,惊得脚底险些打滑,踩落了半片琉璃瓦。
    西燕猛地仰头看屋顶,颤声问:“什么人?”
    吴名低头,猝然见一张红红白白的铅粉脸,穿着身不男不女的长褙子,皱眉反问:“什么鬼?”
    第五十三章 狗千户狗王爷
    深更半夜,屋檐上方陡然探出个黑巾蒙面的脑袋,一双眼睛锋锐森冷,在昏暗烛光的照射下,仿佛兽瞳般闪着诡异的碧光。
    西燕吓得魂飞魄散,蹬蹬后退几步,抱着廊柱尖叫:“好汉不要杀我啊啊啊!我只是个唱戏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见!”
    吴名只是路过,本没想杀人,但这个戏子聒噪得很,他担心惊动王府守卫,故而很想在那条刷得煞白的脖子上划拉一下,瞬间耳根清净。
    虽说他向来是拿钱杀人,但有个同行前辈说得好,“就算妓女碰到对头的,还会奉送一次”,所以他也不介意偶尔做笔没钱的买卖。
    吴名跃下屋檐,就在出手把这倒霉鬼打晕的前一刻,忽然若有所思。
    西燕见他步步逼近,心肝肺都要吓裂了,泪水夺眶而出,将满脸铅粉冲刷得有如犁过的泥田。
    脂粉味扑鼻而来,吴名忍着反胃,问:“三月初十,在奉安侯府登台唱戏的那个,是不是你?”
    那夜他第一次潜入侯府行刺,卫浚正大开筵席,宾朋满座,歌舞不休,戏台上还有昆腔男旦在咿咿呀呀。吴名觑机下手,不料席上有个顶尖高手,出手阻挠,他受了内伤,这才马失前蹄,只刺伤仇家,未能取其性命。
    先机一失,剑气顿泄,他只好从守卫的围攻中突出重围,紧接着被五城兵马司与锦衣卫缇骑满城追捕,又在交手时被沈柒砍了三刀,躲进桥洞下的水里,险些伤重昏死,最后被苏大人所救。
    ……东苑一别,至今旬月,也不知苏大人近况如何,是否仍被那狗千户拿捏着,不得不委曲求全。
    前阵子听闻苏大人冒死敲登闻鼓,锄奸惩恶,为师洗冤,他在看邸报上刊载的“十二陈”时,只觉一股热血在枯竭的胸腔里脉动,一贯坚峻的握剑的手,也似乎有了片刻的迷惑与动摇。
    ——苏大人所言非虚,真的扳倒了锦衣卫指挥使冯去恶。或许再多给些时间,他也能扳倒奉安侯卫浚。
    --